【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笼定位装置以及钢筋笼下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灌注桩中钢筋笼下放入桩基中的
,具体而言,涉及钢筋笼定位装置以及钢筋笼下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铁路桥梁等建设工程中,灌注桩因其具有承载力大且适应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受地质条件与工程难度限制,变截面灌注桩的应用开始增多。和传统的等截面灌注桩相比,变截面灌注桩具有如下优点:在变截面处能利用部分土(岩)层作为持力层,从而增强其承载力;相较于等截面灌注桩,变截面灌注桩能显著减低材料(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因此,对于持力岩层埋置深度较深的地区,变截面灌注桩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著。
[0003]在灌注桩诸多施工环节中,钢筋笼是否准确就位直接影响桩基的质量。倘若钢筋笼并未下放到准确的位置,会改变其上部内力分布,影响灌注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难以控制的风险,因此需要对钢筋笼的下放进行控制。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250870B公开了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该装置优点在于不影响开挖作业以及可节省吊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体(100),所述第一盘体(100)安装于桩基入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盘体(100)上设有与钢筋笼的横截面尺寸适配的通道;激光发射器(200),所述激光发射器(200)的工作端朝向桩基内部,所述激光发射器(200)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激光发射器(200)围成的中心即为桩基轴心或钢筋笼轴心;轨道(300),所述轨道(300)与激光发射器(200)的数量适配,所述激光发射器(200)可以沿轨道(300)移动;所述轨道(300)的一端与第一盘体(100)连接,另一端由通道的外缘朝向中心处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激光发射器(200)沿轨道(300)移动的驱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激光发射器(200)的数量适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盘体(410),所述第二盘体(410)与第一盘体(100)连接并且可以相对于第一盘体(100)转动;所述第二盘体(410)上设有与钢筋笼的横截面尺寸适配的通道;连接杆(420),所述连接杆(420)一端与第二盘体(410)铰接,另一端由通道的外缘朝向中心处延伸;连接轴(430),所述连接轴(430)一端与连接杆(420)连接,另一端穿过轨道(300)上的弧形孔(310)后与激光发射器(200)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体(410)的外缘上设有第一齿轮(411);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齿轮(411)啮合的第二齿轮(440)以及驱动第二齿轮(440)转动的第一电机(45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00)与第一盘体(100)通过两个螺栓机构(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治国,薛超,侯圆,白向荣,曾勇,孙铭浩,鲁成勃,马志飞,王思瑞,薛华锋,帅博寒,孙朝杰,夏子又,李梦然,苏超,徐识航,杨长,曾梓越,胥岚月,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