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人姿态设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人姿态设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碰撞试验中,通常使用假人来模拟驾驶员真人来评价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假人在碰撞试验中所获得数据的可靠性,与其所摆放的姿态能否正确模拟出实际驾驶环境下驾驶员的标准姿态有直接的关系。
[0003]现有的假人姿态预测方法存在着定位精度低、操作繁琐、迁移性差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人体部位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现有的姿态预测方法往往采用低阶方程,不足以对部位间的关系全面表达,并且某些部位间存在相关性,对定位的精度存在明显影响,若依据每个部位分别与车辆座椅参数建立单独的预测方程,其操作繁琐,计算量巨大,若对人体的部位进行额外限制,例如某些部位的对称限制等,既没有简化操作过程,又存在与实际驾驶情况不符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人姿态设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人姿态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座椅坐标系,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驾驶员座椅的座椅结构参数;获取目标驾驶员的体型特征信息,基于预先建立的驾驶员定位方程、所述体型特征信息以及所述座椅结构参数,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所述目标驾驶员的定位部位坐标值;其中,所述驾驶员定位方程用于表示所述体型特征信息和所述座椅结构参数与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预先建立的运动学方程以及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所述目标驾驶员的目标部位坐标值以及目标姿态角度值;其中,所述运动学方程用于表示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与所述目标部位坐标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与所述目标姿态角度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目标部位坐标值以及所述目标姿态角度值,确定目标假人的目标姿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座椅坐标系,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驾驶员座椅的座椅结构参数,包括:以脚跟参考点为横轴原点,以所述驾驶员座椅的正后方为横轴正方向,建立横轴;以所述驾驶员座椅在前后方向上的中线与所述横轴的交点为纵轴原点,以垂直于所述横轴,于水平面上指向副驾驶的方向为纵轴正方向,建立纵轴;以踏板参考点为竖轴原点,以垂直于所述水平面向上的方向为竖轴正方向,建立竖轴;基于所述横轴、所述纵轴以及所述竖轴,建立座椅坐标系;在所述座椅坐标系下,确定所述驾驶员座椅的座椅结构参数;其中,所述座椅结构参数包括所述驾驶员座椅的高度,所述驾驶员座椅的座垫倾角以及转向盘中心与所述竖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定位方程基于下述方式确定:以样本体型信息和样本座椅参数作为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以样本定位部位坐标作为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对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驾驶员定位模型,并基于所述驾驶员定位模型确定所述驾驶员定位方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先建立的运动学方程以及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所述目标驾驶员的目标部位坐标值以及目标姿态角度值,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第一运动学方程以及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所述目标驾驶员的目标部位坐标值;基于预先建立的第二运动学方程以及所述定位部位坐标值,确定所述座椅坐标系下所述目标驾驶员的目标姿态角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学方程和所述第二运动学方程基于下述方式确定:以样本定位部位坐标作为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以样本目标部位坐标作为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对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第一运动学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一运动学模型确定所述第一运动学方程;以所述样本定位部位坐标作为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以样本目标姿态角度作为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对所述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第
二运动学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学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新,侯志平,朱海涛,李君,刘灿灿,刘磊,段丙旭,刘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