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次数、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其可从体积较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涵盖至体积较大的动力电池领域。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要求愈发苛刻。发展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共识。正极活性材料锂镍系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出现极大推动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然而,当正极活性物质中镍元素的含量较高时,虽然电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亦会导致高活性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副反应的持续发生,从而导致活性物质的损耗,正极表面不良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迅速增长,并进一步导致循环及存储性能的下降,且这一现象在高温情况下更为严重。
[0003]为了解决高镍锂离子二次电池所普遍存在的循环及存储性能缺陷,现有技术多采用掺杂与表面包覆的改性方法,但掺杂与表面包覆的改性方法普遍存在制备较为复杂的缺陷。相比较而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含硫添加剂;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以及位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为S m2/g,所述正极的单面面密度为H mg/cm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
X射线能谱仪测试,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T%,其中,0.05≤T
‑
0.8S≤1,10≤H
‑
5T≤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0.1≤T
‑
0.8S≤0.8,12≤H
‑
5T≤1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0.5≤T≤2,和/或0.3≤S≤1.5,和/或 10≤H≤3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0.6≤T≤1.5,和/或0.4≤S≤1.2,和/或 15≤H≤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添加剂包括磺酸酯、硫酸酯和亚硫酸酯中的至少一种。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酯包括式I
‑
1和式I
‑
2的至少一种, 式I
‑
1, 式I
‑
2式I
‑
1中,Q1和Q2独立选自C1
‑
C6亚烷基,式I
‑
2中,R1、R2、R3、R4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或C1
‑
C6烷基,Q3不存在或Q3选自C1
‑
C6亚烷基、C2
‑
C6亚烯基;和/或所述硫酸酯包括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式II式II中,R5、R6、R7、R8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或C1
‑
C6烷基,Q4不存在或Q4选自C1
‑
C6亚烷基;和/或所述亚硫酸酯包括式III
‑
1和式III
‑
2中的至少一种, 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伟瑞,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