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79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热防护装置包括:载荷舱,头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迎风凹腔;头部防护件,设置于载荷舱头部,具有与迎风凹腔相通的头部开口;移动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迎风凹腔内,设置有第一喷气孔;射流装置,设置于载荷舱,与第一喷气孔连通;其中,射流装置喷射的射流气体能够推动移动部件向载荷舱头部方向移动,使第一喷气孔暴露于头部开口外。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多种热防护模式切换,相较于传统方式单一模式,热防护效果更高效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飞行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天地往返运输和深空探测任务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相比于传统的再入减速方式以及充气式再入飞行器,机械展开式再入飞行器凭借包络约束小、运载效率高、减速效果好等优点,在近年来广受国内外关注。再入飞行器再入过程依次经过稀薄流、过渡流和连续流区域,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动热,对飞行器表面以及飞行器总体产生烧蚀,如何有效合理的做好再入飞行器的热防护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3]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提出许多减阻防热的方法如:逆向射流、加装减阻杆、加装气动盘、迎风凹腔、能量沉积以及许多的组合方式。
[0004]然而,现有无论何种减阻方法均存在热防护手段单一,热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热防护手段单一,热防护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舱,所述载荷舱头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迎风凹腔;头部防护件,设置于所述载荷舱头部,所述头部防护件设置有与所述迎风凹腔相通的头部开口;移动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迎风凹腔内,所述移动部件设置有第一喷气孔;射流装置,设置于所述载荷舱内,与所述第一喷气孔连通,用于喷射射流气体;其中,所述射流装置喷射的射流气体能够推动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载荷舱头部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喷气孔暴露于所述头部开口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内部设置有槽道,所述第一喷气孔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面,所述射流装置通过所述槽道与所述第一喷气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面包括第一锥形面,其中,在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载荷舱头部方向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锥形面与所述头部开口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锥形面连接的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二锥形面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面的后方,在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载荷舱头部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锥形面越过所述头部开口过程中,所述第二锥形面与所述头部开口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槽道相连通的第二喷气孔和第三喷气孔,其中,所述第一喷气孔、所述第二喷气孔及所述第三喷气孔从所述移动部件的头部向尾部方向依次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入飞行器多模式组合可调节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射流瓶以及设置于所述射流瓶喷气口的单向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孙俊杰王舒婷郝文智童敏彰蔡国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