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及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67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及温控气流调节装置,该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出风系统以及第二出风系统,具有将室内气体转变成所需温度气体,并调节处理后的气体朝向目标区域吹送的气流量;该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用于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出风系统与第二出风系统朝向目标区域送风;当需要降温时,第一出风系统启动制冷模式,第一出风系统吹出冷风,第二出风系统启动送风模式,第二出风系统吹出室内空气;当需要升温时,第一出风系统与第二出风系统均启动制热模式,且第一出风系统与第二出风系统汇合出暖风,朝向目标区域送风,从而达到快速温度调节且降低直吹感的效果。度调节且降低直吹感的效果。度调节且降低直吹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及温控气流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控气流调节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及温控气流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使用制冷制暖设备时,通常会遇到其产生的气流直接吹向使用者的情况,这种直吹感会导致使用者产生不舒适的使用体验。在制冷模式下,使用者的局部肌肤在高风速冷气的吹袭下,会产生过冷感觉,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而在制热模式下,使用者在高风速暖气的吹袭下,会导致使用者的鼻粘膜、口腔粘膜以及肌肤会产生快速风干感觉,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现有的制冷制暖设备往往会通过加装缓冲降速结构来降低直吹感,但是由于风速被降低而不能快速改变室内温度,可见现有制冷制暖设备不能同时兼顾快速调温和降低直吹感,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及温控气流调节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适用于温控气流调节装置,所述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出风系统以及第二出风系统,所述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包括:
[0006]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朝向目标区域送风;
[0007]当需要降温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启动制冷模式,所述第二出风系统启动送风模式;
[0008]当需要升温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均启动制热模式并汇合出风。
[0009]进一步地,当需要降温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沿其水平或水平向上呈夹角的方向出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沿其水平或水平向下呈夹角的方向出风。
[0010]进一步地,当需要升温时,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分别出风后,汇合气流沿所述第二出风系统的水平或水平向下呈夹角的方向出风。
[0011]进一步地,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吸取所述第二出风系统产生的部分气流后汇合出风。
[0012]由此,在使用该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当需要降温时,操作第一出风系统处于制冷模式吹送冷气,第二出风系统处于送风模式吹送室内空气(即不启用温度调控功能),且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各自独立出风。由于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机体内,那么第一出风系统发出的冷风气流从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的上部沿第一出风系统的水平或水平向上夹角的方向吹出后,冷风气流在流向使用者所需要的方位的过程中
会在空气的阻拦下减速,由于冷风气流的密度大于室内空气的密度,冷风气流在减速的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向地面,减速下落的冷风气流落在使用者的头部以及头部以下的部位上,对使用者所处环境实现降温,同时让使用者感受避免气流直吹的不适,享受到低风感所带来的舒适。另外,由于第二出风系统只处于送风模式,那么第二出风系统会不断地将经过减速下落到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的下部附近区域内的冷空气和常温空气吸入,然后混合均匀形成气流的温度高于由第一出风系统所产生的冷风气流,然后从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的下部沿第二出风系统的水平或水平向下夹角的方向吹送出去,在不增加直吹感和冷感的前体下,加速了空气的混合流动过程,从而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0013]当需要升温时,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均启动制热模式,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汇合出风,由于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由上至下依次排布设置在机体上,且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汇合出风的方向指向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的下部区域,那么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发出的暖风气流从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的下部沿第二出风系统的水平或水平向下夹角的方向吹出后,暖风气流在流向使用者所需要的方位的过程中会在空气的阻拦下实现减速,由于暖风气流的密度小于室内空气的密度,暖风气流在减速的同时也会上升,减速上升的暖风气流上浮到使用者的主要躯干(腿部以上的部位)上,对使用者所处环境实现升温,同时让使用者感受避免气流直吹的不适感,享受到低风感所带来的舒适。
[0014]此外,当使用者想调整所处区域下层的温度时,使用者可以控制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汇合出风,和/或第一出风系统吸取第二出风系统产生的部分气流后汇合出风,具体根据升温或降温的需求来同时操控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的温控模式,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的出风方向指向装置下部区域,那么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汇合出风的风力可以集中朝温控气流调节装置的下部区域进行吹送,从而达到温度调节的效果。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包括机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第一出风系统以及第二出风系统,其中,
[0016]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下部,且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连通;
[0017]所述第一出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风力发生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
[0018]由此,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风机的第一风力发生口连通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以实现对气流的调节,从而实现快速调温,且能避免气流对使用者产生直吹感。
[001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0020]所述第一风机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上,以在所述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主动齿轮能够驱动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风机相对所述机体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风力发生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0021]由此,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作用下,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一出风系统相对机体转动,使得第一出风系
统的第一风力发生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连通。例如当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时,第一风力发生口逆时针转动,第一风力发生口朝靠近第一出风口扭转偏置并连通,实现了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各自独立出风;当驱动电机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风力发生口顺时针转动,第一风力发生口朝靠近第二出风口扭转偏置并连通,实现了第一出风系统和第二出风系统汇合出风。
[0022]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的外壳上,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虚拟旋转中心轴线同轴设置。
[0023]由此,由于从动齿轮与第一风机的虚拟旋转中心轴线同轴设置,第一风力发生口的位置也是围绕该虚拟旋转中心轴线排布的,那么驱动电机工作时,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一风机相对机体转动的同时,第一风力发生口的位置也同轴地相对于机体进行转动,而且第一风力发生口的位置只会围绕该虚拟旋转中心轴线进行转动,不会上下窜动,使得第一风力发生口的位置更加稳定可控。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机上设有出风软管,所述第一风力发生口设在所述出风软管的出风末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其适用于温控气流调节装置,所述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出风系统以及第二出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出风系统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朝向目标区域送风;当需要降温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启动制冷模式,所述第二出风系统启动送风模式;当需要升温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均启动制热模式并汇合出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降温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沿其水平或水平向上呈夹角的方向出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沿其水平或水平向下呈夹角的方向出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升温时,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分别出风后,汇合气流沿所述第二出风系统的水平或水平向下呈夹角的方向出风。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气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系统吸取所述第二出风系统产生的部分气流后汇合出风。5.一种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第一出风系统以及第二出风系统,其中,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下部,且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风力发生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气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唐清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