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
,特别是涉及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对一些现有的构筑物或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如山体、隧道、桥梁施工时,往往因为施工体量较大,构筑物结构复杂,导致整体施工时通常需要对构筑物进行预先的结构分析,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规划和设计,而在现有技术中,此部分工作通常都是人为测量或经验完成,而且缺乏一定的模型构造分析,而对于计算机软件构筑的虚拟模型,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太过理想化,进而与实际的施工方案存在偏差;因此,我们为了完善这一施工程序,设计了一种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及方法,解决现有的人为测量和经验规划设计施工方案时缺乏具体的模型构造分析和数据理想化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包括挤压成型组件和微雕成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成型组件包括挤压工作架(1)、载料台(2)、塑形架(3)和挤压块(4),所述微雕成型组件包括微调工作台(5)和振荡器,其中挤压工作架(1)与微调工作台(5)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塑形架(3)设置于载料台(2)的正上方,塑形架(3)嵌套于挤压块(4)的外部,且塑形架(3)与挤压块(4)滑动卡合;所述微调工作台(5)设置于挤压成型组件外部的一侧,微调工作台(5)的上表面与振荡器滑动卡合,且振荡器安装位置与载料台(2)相互配合;所述挤压块(4)下表面焊接有挤压板(7),且挤压板(7)设置于塑形架(3)的内部,并与塑形架(3)内壁滑动贴合;所述载料台(2)上表面开设有载料槽(8),载料台(2)的上表面还焊接固定有若干启动调节柱(9),且若干启动调节柱(9)均设置于载料槽(8)的外沿;所述塑形架(3)的框架内部开设有启动腔(10),所述启动调节柱(9)的上端延伸至启动腔(10)的内部,并与启动腔(10)滑动配合;所述挤压工作架(1)内部镶嵌有调节马达(11),所述启动腔(10)的内部顶端焊接有启动块(12),启动块(12)下表面通过弹簧连接有启动板(13),且启动板(13)与启动块(12)相互配合;所述启动板(13)与启动块(12)构成轻触开关结构,且启动块(12)与调节马达(11)电性连接,并在启动块(12)通电时控制调节马达(11)的正反转;所述振荡器包括超声振荡钻头(14)、伸缩缸(15)和伸缩杆(16),其中伸缩缸(15)和伸缩杆(16)相互滑动配合,并构成电动活塞结构,所述伸缩杆(16)内部镶嵌有振荡马达(17),且振荡马达(17)的输出轴一端与超声振荡钻头(14)机械连接;所述超声振荡钻头(14)为锥状结构,且其周侧面设置有若干微雕刮刀(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15)下表面焊接有举升板(19),微调工作台(5)上表面滑动卡合有移动滑板(20),其中移动滑板(20)上表面旋转轴接有若干举升轴(21),且举升轴(21)贯穿举升板(19),并与举升板(19)之间通过开设螺纹槽构成丝杠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工作台(5)上表面旋转轴接有平移旋盘(22),同时微调工作台(5)的上表面还开设有限位滑槽(23),其中限位滑槽(23)为弧形槽口结构,且设置于平移旋盘(22)的外缘;所述平移旋盘(22)一侧面焊接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下表面焊接有滑块,且通过滑块与限位滑槽(23)滑动卡合;所述固定块(24)与移动滑板(20)之间焊接有连接弹簧(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扫描数据的构筑物微型建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旋盘(22)上表面焊接有从动齿轮(26);所述微调工作台(5)上表面焊接有中控架(27),中控架(27)内部镶嵌有驱动马达(28),驱动马达(28)的输出轴一端焊接有驱动齿轮(29),且驱动齿轮(29)与从动齿轮(26)啮合。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熊世雄,周君,王垚,李浩,熊文强,王小京,罗世明,鲁兴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纵横通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