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和气囊的结构及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人防摔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和气囊的结构及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拐杖一般只能支撑行动不便的腿脚,当人体真的发生失去平衡倾倒时,无法保护执拐人。如今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在机械结构上改良的拐杖,让执拐人多一些支撑点,但仍无法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或者减轻发生摔倒意外后导致身体的损伤。
[0003]尤其全球逐步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我国更为严峻),老年人发生摔倒后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骨折、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给医疗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若通过拐杖智能判断执拐人发生倾倒,并同步触发相关物理机制让拐杖固定住地面,从而有效保护人体以较大加速度撞击地面导致的伤害。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和气囊的结构及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和气囊的结构及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包括扶手(1)和手杖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固定连接在扶手(1)外壁的顶部,所述手杖本体(3)的内部开设为空腔,所述手杖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柱体(7),所述柱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发生器(12),所述真空发生器(12)的底部连通有海绵吸盘(13),所述手杖本体(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8)和空气压缩泵(9),所述空气压缩泵(9)通过电机(8)进行驱动,所述空气压缩泵(9)的出风端上连通有第一气管(11),所述第一气管(11)远离空气压缩泵(9)的一端延伸至手杖本体(3)内部,且与真空发生器(12)连通,所述手杖本体(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空气蓄能罐(10),所述空气蓄能罐(10)上连通有第二气管(27),所述第二气管(27)远离空气蓄能罐(10)的一端与第一气管(11)连通,所述第一气管(11)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杖本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盘(36),所述圆盘(36)位于柱体(7)的上方,所述柱体(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远离柱体(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36)下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杖本体(3)的外壁上安装有手刹(2),所述手刹(2)位于扶手(1)的下方,所述手杖本体(3)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二滑动通道(29),所述第二滑动通道(29)位于圆盘(36)与柱体(7)之间,所述第二滑动通道(2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条(30),所述转条(30)位于手杖本体(3)内部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5),所述转条(30)远离卡槽(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机械线缆(28),所述机械线缆(28)远离转条(3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手刹(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摔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通道(2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把手(5),所述伸缩把手(5)位于手杖本体(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柱体(7)顶部,所述伸缩把手(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位于手杖本体(3)的内部,所述固定架(31)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