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结构光伏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结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膜结构是一种建筑与结构结合的结构体系,是采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与辅助结构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作为覆盖结构或建筑物主体,并具有足够刚度以抵抗外部荷载作用的一种窄间结构类型,目前的渠道、鱼塘和滩涂场合占地面积大,太阳能资源较好,但是渠道、鱼塘和滩涂由于水面蒸发,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水量损失,并且水面蒸发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为保证渠道、鱼塘、滩涂的水量,减少水体吸收的太阳辐射,降低水的蒸发损失,同时提升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对其使用膜结构光伏支架进行物理遮盖。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CN216819746U一种耦合膜结构的光伏柔性支架,其主要机构包括光伏柔性支架、膜结构和中间连接机构;所述的光伏柔性支架包括钢支柱和支撑索,所述的钢支柱的底部固定于两侧护坡的坡底基础上,所述的钢支柱的顶部设置有横担,所述的支撑索的两端分别与两侧钢支柱的横担固定连接,构成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方形支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内腔上部上下错位分布有两个连接框架(2),所述连接框架(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光伏承载膜(3),所述光伏承载膜(3)的上表面矩阵固定安装有光伏板(4),所述安装架(1)的内腔中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安装壳(51),所述安装壳(51)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的内腔上部,所述安装壳(51)的内腔中部横向设置有空心的第一毛刷筒(52),所述第一毛刷筒(52)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空心的第二毛刷筒(53),两个所述光伏承载膜(3)和对应的光伏板(4)分别穿过两个第二毛刷筒(53)与第一毛刷筒(52)的之间,所述第一毛刷筒(52)的刷毛分别与一个光伏承载膜(3)的底面、另一个光伏承载膜(3)顶面和对应的光伏板(4)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毛刷筒(53)的刷毛与一个光伏承载膜(3)的顶面和对应的光伏板(4)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毛刷筒(53)的刷毛与另一个光伏承载膜(3)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毛刷筒(52)与第二毛刷筒(53)的左右两端连轴均通过轴承与安装壳(51)的内壁转动连接,安装壳(51)的内腔右侧设置有抽水组件,所述第一毛刷筒(52)与第二毛刷筒(53)的外表面周向等距开设有四组洒水孔(54),所述安装壳(5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管(61),所述抽水管(61)竖直固定安装在安装壳(51)的内腔右侧,且所述抽水管(61)的底端延伸至安装壳(51)的内腔外,所述抽水管(61)的外表面下部周向等距开设有四组进水滤孔,所述抽水管(61)的内腔中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旋杆(62),所述第一毛刷筒(52)和两个第二毛刷筒(53)的右端连轴上分别活动套装有连通壳(63),所述连通壳(63)的后侧壁与抽水管(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连通壳(63)的内腔与抽水管(6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毛刷筒(52)和两个第二毛刷筒(53)的右端连轴的外表面周向开设有四个进水孔(64),所述第一毛刷筒(52)和两个第二毛刷筒(53)的内腔分别与对应的右端连轴的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71)、蜗杆(72)、变速器(73)、三个第一链轮(74)、一个第一链条(75)和蜗轮(76),所述伺服电机(71)固定安装在安装壳(51)的顶面中部,所述蜗杆(72)通过轴承竖直转动安装在安装壳(51)的顶面左侧,且所述蜗杆(72)的底端延伸至安装壳(51)的内腔中,所述变速器(73)固定安装在安装壳(51)的顶面右侧,所述螺旋杆(62)的顶端与变速器(73)的底部输出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一链轮(74)分别固定套设在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端、蜗杆(72)的顶端和变速器(73)的顶部传动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鹏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