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能源系统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短期负荷预测方面分为传统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传统方法中以遗传算法、ARIMA为代表的数学统计模型和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XGBoost和稀疏算法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模型。数学统计方法通过数据统计能够较好的拟合线性规律,但对于预测问题中存在的非线性规律无法准确拟合。机器学习算法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需要人为构造数据的时序特征。
[0003]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发展,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在解决时间序列问题上有着显著优势,近年来在电负荷预测领域已有一定研究。目前有提出一种双输入组通道的LSTM and Self
‑
attention Mechanism组合模型,对日前的住宅负荷进行预测。有通过LSTM个人负荷预测模型采用弹球损失引导的优化方式进行训练。上述技术均针对单一负荷构建预测模型,虽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测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数据预处理,分析数据并构建预测方法输入数据集;第二步,依据输入数据的特点从多个维度提取抽象特征;第三步,对提取出来的多维度抽象特征,利用神经网络的拼接Concatenate层和叠加层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实现负荷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1)分别采用回归法和K
‑
Means法对数据异常值和缺失值,进行修改填补;(2)数据归一化处理;(3)从多个维度去分析数据中存在的气候特性、周特性、日特性、负荷之间的耦合特性,以及负荷在时序上的自身相关性,构建以下6个输入维度数据:Input1:预测日t时刻前4小时的电、热、冷负荷Input2:预测日t时刻前7小时的电、热、冷负荷Input3:预测日前一周内每天t
‑
1时刻负荷值Input4:预测日前一周内每天t时刻负荷值Input5:预测日前一周内每天t+1时刻负荷值Input6:预测日t时刻天气数据及工作日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依据输入数据的特点是分别采用自回归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组合网络CLSTM以及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从多个维度提取抽象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1)基于自回归算法的超短期时序特征提取算法以Input1作为数据输入,利用Lambda层与全连接Dense层模拟自回归机制,通过Lambda层进行等价维度变换将二维输入数据变换成一维向量,全连接层结合线性激活函数将权值向量ω与输入向量X点乘并与偏置系数相加,实现对预测进刻的超短期时序特征进行提取,x
t
输出方程见下式:x
t
=F
linear
(ω
T
·
X+ε
t
)
ꢀꢀꢀꢀꢀ
(1)(2)基于CLSTM时空特征提取第一步,将Input2、Input3、Input4、Input5输入到卷积层,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对数据压缩;第二步,压缩的特征通过最大值池化层实现空间耦合特征提取;第三步,Dropout层对池化层所提取出的特征进行筛选;最后,LSTM网络从筛选出的有效抽象特征中实现时序特征的提取;(3)基于LSTM的环境特征提取Input6输入到LSTM网络中实现环境因素特征提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融合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CLSTM提取的多维度时空子特征采用Concatenate层进行特征拼接,再用以softmax激活函数的全连接Dense层完成这部分特征的第一次融合;第
二步是对超短期时序特征、环境因素特征结合第一步的融合特征,做第二次融合,融合方式采用Add层对三个特征进行叠加;最后,通过线性激活函数,输出预测负荷。6.一种短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特征提取模块和多维度特征融合预测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通过分析参量之间关系与自身相关性,将原始时序数据从多个维度构建输入数据集;所述数据特征提取模块,依据输入数据的特点分别采用自回归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组合网络CLSTM以及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从多个维度提取抽象特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霞,张桂红,张祥成,任博文,马恒瑞,陈来军,陈辰,田旭,金成,黄存强,王港飞,李俊贤,秦立栋,刘兴文,武世东,安娟,李绚绚,赵雪,米金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