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14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由云计算端的配电主站和边缘计算端的台区智能终端协同配合完成;预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计算当前时段和拟预测时段的历史同期配变最大负载率以及拟预测台区的基础负载率;步骤二、配电主站将台区的历史负载率传输至台区智能终端,台区智能终端计算当前时段配变最大负载率,并计算拟预测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载率;步骤三、台区智能终端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拟预测时间段是否出现配变重过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电主站和台区智能终端协同配合,实现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为台区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提升台区供电可靠性。提升台区供电可靠性。提升台区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运维
,尤其是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台区配电变压器是面向普通用户供电的重要设备,其重载、过载运行不但会增加额外损耗,而且会影响设备寿命,甚至发生烧毁。在实际应用中,台区配变应避免重载、过载运行,但是用户负荷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增加,需要对台区配电负载进行预测。传统方法一般是在监测到台区配变接近重载,才采取措施进行台区改造,此时可能无法避免台区配变重过载发生。因此,在台区配变发生重过载之前,对台区配变负载率进行预测是必要的,可以提前计划台区的改造措施,避免台区配变重过载发生,提升台区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通过配电主站和台区智能终端协同配合,实现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为台区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提升台区供电可靠性。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由云计算端的配电主站和边缘计算端的台区智能终端协同配合完成;预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计算当前时段和拟预测时段的历史同期配变最大负载率以及拟预测台区的基础负载率;步骤二、配电主站将台区的历史负载率传输至台区智能终端,台区智能终端计算当前时段配变最大负载率,并计算拟预测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载率;步骤三、台区智能终端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拟预测时间段是否出现配变重过载。<br/>[0006]配电主站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时,采用的选取方法为:对拟预测时间段的历史同期负载率超60%且持续1h以上的台区配变进行预测。
[0007]所述选取方法包括以下计算步骤;步骤SA1: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当前时间段的历史同期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Z
01
=(P
01
/S
01

×
100%
ꢀꢀꢀ
公式一,式中,P
01
为历史同期配变最大负荷(kW), S
01
为历史同期配变容量(kVA);步骤SA2: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拟预测时间段的历史同期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Z
02
=(P
02
/S
02

×
100%
ꢀꢀꢀ
公式二,式中,P
02
为历史同期的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荷(kW), S
02
为历史同期的时间段配变容量(kVA);
步骤SA3:配电主站根据历史年份气温为20℃~25℃状态下台区配变的平均负载率,得到台区配变基础负载率Z
03
,并提供给台区智能终端。
[0008]台区智能终端计算拟预测时间段台区负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B1:计算当前时间段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Z
11
=(P
11
/S
11

×
100%
ꢀꢀꢀ
公式三,式中,P
11
为当前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荷(kW), S
11
为当前时间段配变容量(kVA);步骤SB2:计算拟预测时间段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预测值:Z
12
= (P
11
+(P
02

P
01
))/ S
12
×
100%
ꢀꢀꢀ
公式四,式中,S
12
为当前时间段配变容量(kVA)。
[0009]所述台区智能计算终端对配变重过载进行判定的判定依据包括:判据1:历史同期时间段重过载且Z
12
&gt;75%,判定为高概率重过载配变;判据2:(Z
02
‑ꢀ
Z
03
)&gt;15%且Z
12
&gt;75%,判定为高概率重过载配变,其中(Z
02
‑ꢀ
Z
03
)&gt;15%配变负荷为温度影响敏感负荷,Z
03
为台区配变基础负载率;判据3:其它Z
12
&gt;80%,判定为高概率重过载配变。
[0010]台区智能计算终端包括智能配变终端、智能融合终端。
[0011]当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中台区配变负载率大于200%时,预测方法对基础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检查。
[0012]所述台区为低压配电台区,每个台区包括一个台区智能终端和配电变压器;台区智能终端采集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并上送配电主站,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台区智能终端可以保存配电变压器预设时长的历史数据。
[0013]台区智能计算终端将判定结果反馈给配电主站,并由配电主站形成工单,对于可能发生重过载的台区进行提前改造,避免发生配变过重载。
[0014]本专利技术及其优选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A)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实现台区配变的重过载预测,具有明显的可执行性和经济效益。
[0015]B)为台区改造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台区出现重过载,提高台区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低压配电台区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并能够实施本申请。在不违背本申请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
[0018]为让本专利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所示,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由云计算端的配电主站和边缘计算端的台区智能终端协同配合完成;预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计算当前时段和拟预测时段的历史同期配变最大负载率以及拟预测台区的基础负载率;步骤二、配电主站将台区的历史负载率传输至台区智能终端,台区智能终端计算当前时段配变最大负载率,并计算拟预测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载率;步骤三、台区智能终端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拟预测时间段是否出现配变重过载。
[0019]配电主站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时,采用的选取方法为:对拟预测时间段的历史同期负载率超60%且持续1h以上的台区配变进行预测。
[0020]所述选取方法包括以下计算步骤;步骤SA1: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当前时间段的历史同期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由云计算端的配电主站和边缘计算端的台区智能终端协同配合完成;预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计算当前时段和拟预测时段的历史同期配变最大负载率以及拟预测台区的基础负载率;步骤二、配电主站将台区的历史负载率传输至台区智能终端,台区智能终端计算当前时段配变最大负载率,并计算拟预测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载率;步骤三、台区智能终端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拟预测时间段是否出现配变重过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电主站选取拟预测的台区配变时,采用的选取方法为:对拟预测时间段的历史同期负载率超60%且持续1h以上的台区配变进行预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方法包括以下计算步骤;步骤SA1: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当前时间段的历史同期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Z
01
=(P
01
/S
01

×
100%
ꢀꢀꢀ
公式一,式中,P
01
为历史同期配变最大负荷(kW), S
01
为历史同期配变容量(kVA);步骤SA2:配电主站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拟预测时间段的历史同期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Z
02
=(P
02
/S
02

×
100%
ꢀꢀꢀ
公式二,式中,P
02
为历史同期的时间段配变最大负荷(kW), S
02
为历史同期的时间段配变容量(kVA);步骤SA3:配电主站根据历史年份气温为20℃~25℃状态下台区配变的平均负载率,得到台区配变基础负载率Z
03
,并提供给台区智能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配变重过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台区智能终端计算拟预测时间段台区负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B1:计算当前时间段持续1h以上的配变最大负载率:Z
11
=(P
11
/S
11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铭李泽文黄秋岑范元亮吴涵黄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