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40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离子液体单体、氮化硼粉末、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原位聚合而成,复合材料在获得高热导率的同时,具有高的机械强度、绝缘性和阻燃性,其中,聚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可调,通过改变分子间氢键作用力的大小,提高聚离子液体基体的本征热导率,聚离子液体的热导率远高于传统聚合物,同时,聚离子液体中阴离子有阻燃能力,使聚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其次,聚离子液体中的官能团还能与无机氮化硼填料材料形成氢键,使填料紧密结合,有效降低界面热阻,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料的热导率。料的热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热绝缘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更小、更高功率密度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然而这导致了电子设备发热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将严重危害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成为现阶段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重点。目前,电子元器件散热通常采用自然、强制、制冷、热传导、液体和热隔离等。其中,传导技术具有优异的导热特性和等温特性,在应用中具有热流密度可变性、恒温特性优、快速适应环境等优点,在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冷却以及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方面中应用广泛。
[0003]为了实现电子器件中的快速热传导,需要散热性能优异的材料。理想的散热材料不仅需要具有高的导热性,还需具备良好的电绝缘、机械性能、耐热性,甚至阻燃性。金属或陶瓷材料具有高的热导率,但是其导电性或易脆性不适合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与金属或陶瓷相比,聚合物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绝缘性、可弯折性、质轻、易加工等。但是,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低(通常在0.1

0.3 W m

1 K
‑1),限制了其应用。复合聚合物和高导热填料制备填充型导热材料,是开发散热材料最常见的方法。现有工艺仍然面对两个难题:一是聚合物热导率低;二是聚合物和陶瓷填料间相容性差,界面热阻大,阻碍了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提高。因此,急需开发新型高导热聚合物。聚离子液体(polymer ionic liquid,PIL)是由离子液体聚合而成,兼具了离子液体的诸多特性(阻燃、稳定性高等)和聚合物可加工性。氮化硼(Boron Nitride,BN)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由硼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具有高本征热导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聚离子液体结构单元中含有大量官能团,能与BN填料形成氢键,有助于消除界面热阻。此外,聚离子液体的离子单元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交换,有助于热量的传输。本专利开发的聚离子液体具有远高于传统聚合物的热导率。将聚离子液体和BN填料相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制备出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热、绝缘性好、稳定性高和易制备等特点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重点是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型离子液体单体,离子液体单体与BN导热填料、交联剂、引发剂混合均匀,原位聚合形成复合导热材料。制备的复合导热材料具备以下特征:(1)聚离子液体结构单元中含有大量官能团,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提高了聚离子液体的本征热导率;(2)聚离子液体侧基含有离子基团,在热的作用下,离子间发生交换反应,传递能量,有助于热量的传递;(3)季铵盐离子基团和BN中的N原子形成氢键,使聚合物和BN颗粒紧密结合,消除界面热阻,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4)BN颗粒具有宽的带隙,其绝缘性好,阻断了电子在复合材料中的运动,提高了电绝缘性;(5)聚离子液体和BN颗粒都具有阻燃性,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性。本
方法适合大批量生产、不涉及有腐蚀性化学试剂的使用、且易于操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之数的物质组成,氮化硼粉末0—70%,交联剂0.5

1%,引发剂0.5

1%,余量为聚离子液体单体;所述聚离子液体绝缘复合材料以聚离子液体为基体,以氮化硼(BN)粉末为填料;其制备方法是将聚离子液体单体、BN粉末、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原位聚合而成得到母料,所述母料在平板硫化机中热压成型,加工条件为温度100℃,压力12MPa,热压12h,即得所述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PIL/BN

2。
[0006]所述聚离子液体单体为自制2

(三甲氨基盐阳离子)甲基丙烯酸乙酯离子液体,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其中阳离子为三甲氨基盐阳离子(N
+
),阴离子包括碘阴离子(I

)、四氟硼酸阴离子(BF4‑
)、六氟磷酸阴离子(PF6‑
)、双氟磺酰亚胺阴离子(FSI

)以及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TFSI

);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
[0007]优选地,所述的所述高导热BN填料直径为10微米、20微米和30微米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优选地,所述的聚离子液体单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 2

(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离子化:将2

(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与碘甲烷反应,制备碘离子化[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I]‑
;B. [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I]‑
的阴离子交换反应:将[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I]‑
溶解,加入相应质量的锂盐进行阴离子置换反应,萃取、减压蒸馏后,得到聚合单体;优选地,步骤A中,2

(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为3:4,所用溶剂为三氯甲烷,溶液浓度为0.25 g/mL,氮气氛围,反应温度为60 o
C,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粉末碘离子化[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I]‑

[0009]优选地,步骤B中,步骤B中,将[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I]‑
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溶液浓度为0.25 g/mL,加入锂盐(LiBF4、LiPF6、LiFSI或LiTFSI)与[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I]‑
的摩尔比为1.5:1,进行阴离子置换反应,萃取、减压蒸馏后,得到聚合单体为白色粘液,聚合单体的阴离子为BF4‑
、PF6‑
、FSI

和TFSI

中的一种。
[0010]所述,聚合单体、BN粉末、引发剂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89:10:0.5:0.5、78:20:1:1、69:30:0.5:0.5、58:40:1:1、49:49:1:1、40:59:0.5:0.5和30:68:1:1。
[0011]所述聚合物单体首先与BN粉末、交联剂、引发剂混合,混合方式采用行星混合仪混合,制备前驱体;随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复合绝缘材料。
[0012]优选的,采用行星混合的条件为2000转、20分钟。
[0013]所述原位聚合的条件为100 o
C、12小时,即得所述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之数的物质组成,氮化硼粉末0—70%,交联剂0.5

1%,引发剂0.5

1%,余量为聚离子液体单体;所述聚离子液体单体为自制2

(三甲氨基盐阳离子)甲基丙烯酸乙酯离子液体,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其中阳离子为三甲氨基盐阳离子(N
+
),阴离子包括碘阴离子(I

)、四氟硼酸阴离子(BF4‑
)、六氟磷酸阴离子(PF6‑
)、双氟磺酰亚胺阴离子(FSI

)以及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TFSI

)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2.一种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单体首先与氮化硼粉末、交联剂、引发剂混合,混合方式采用行星混合仪混合,制备前驱体;随后,采用原位聚合而成得到母料,所述母料在平板硫化机中热压成型,加工条件为温度100℃,压力12MPa,热压12h,即得所述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PIL/BN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直径为10微米、20微米和30微米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聚离子液体/氮化硼复合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离子液体单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2

(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离子化:将2

(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与碘甲烷反应,制备碘离子化[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
[I]

;[2

(三甲氨基盐)甲基丙烯酸乙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中华李洪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