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37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护理枕气囊高度舒适性实验,获取每个气囊的最佳充气高度区间;接着,通过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外部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长期卧床的失能患者越来越多。失能患者由于处于完全无意识或者半无意识状态,长期保持一个卧床姿势会导致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导致局部组织压力性损伤。预防压力性损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定期给患者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目前,普遍采用气囊床垫实现患者的翻身运动,但是气囊床垫主要实现的是患者肢体的转动,较少关注头部的转动,而翻身时只有头部与肢体同步配合,才能实现身体的整体转动,同时避免只是肢体转动导致患者颈部扭转对颈椎造成的损伤。
[0003]为了改善压力性损伤,申请号为20212179370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协助患者翻身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气枕,通过对充气气枕进行充气,使气枕抬高相应的角度,协助患者翻身,通过控制进气量,可实现0~60
°
的角度调节。但是该气枕的可调节角度是使患者从平躺状态到坐起,而不适用于左、右翻身,同时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其中,气囊护理枕包括枕头本体以及镶嵌在枕头本体上的头部气囊和颈部气囊;头部气囊包括左外侧气囊、右外侧气囊、左内侧气囊和右内侧气囊;左内侧气囊和右内侧气囊并列布置,左外侧气囊和右外侧气囊对称布置在两个内侧气囊的外侧;每个气囊均与气泵连接,上位机控制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每个气囊均外接一个监测气囊内压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护理枕气囊高度舒适性实验,获取每个气囊的最佳充气高度区间;步骤二:在所有气囊饱气状态下,在气囊上方均匀施加外部载荷,记录每个气囊的内压;改变外部载荷大小,获得不同外部载荷下每个气囊的内压;将所有气囊的内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外部载荷作为输出,训练得到外部载荷

气囊内压模型;步骤三:在所有气囊饱气状态下,在气囊上方均匀施加外部载荷,对气囊放气一段时间,记录每个气囊的充气高度和内压;改变外部载荷大小,获得不同外部载荷下每个气囊的充气高度和内压;将外部载荷和所有气囊的充气高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气囊内压作为输出,训练得到外部载荷、充气高度

气囊内压模型;步骤四:将左内侧气囊、右内侧气囊和颈部气囊调整为瘪气状态,左/右外侧气囊保持饱气状态,对右/左外侧气囊进行放气,使护理枕向右/左偏转一定角度;在气囊上方均匀施加外部载荷,记录左外侧气囊和右外侧气囊的内压,改变外部载荷大小和护理枕偏转角度,获取不同外部载荷和护理枕偏转角度下,左外侧气囊和右外侧气囊的内压;将外部载荷和护理枕偏转角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左外侧气囊和右外侧气囊的内压作为输出,训练得到外部载荷、偏转角度

气囊内压模型;步骤五:在所有气囊饱气状态下,被护理者头部平放在护理枕上,通过各自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每个气囊的内压;将所有气囊的内压输入到外部载荷

气囊内压模型中,得到载荷值;步骤六:被护理者平躺在气囊护理床上,气囊护理枕的所有气囊均为饱气状态;上位机从每个气囊的最佳充气高度区间中随机取值,将选取的五个气囊的最佳充气高度与步骤五得到的载荷值输入到外部载荷、充气高度

气囊内压模型中,得到每个气囊保持最佳充气高度的目标内压;上位机控制气泵对各个气囊进行放气至保持最佳充气高度的目标内压,使气囊护理枕保持最佳高度;步骤七:当需要进行翻身运动时,上位机控制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李雨晴马鸿宇孟凡超孟垂舟张建军郭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