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所述防折弯片为平滑弯曲结构,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朝着防折弯片的第一表面侧弯曲,第二弯曲段朝着防折弯片的第二表面侧弯曲,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相背设置;防折弯片具有供光纤束穿过的通孔。牵引机构包括光纤束、至少一个牵引部件和防折弯片,防折弯片与牵引部件固定连接;牵引部件具有供光纤束穿过的入口固定处和出口固定处,光纤束依次穿过入口固定处、出口固定处以及通孔,出口固定处位于第二表面侧。本申请通过线性牵引结构与防折弯片的配合,解决现有牵引绳固定方式不适合固定光纤束的问题。有牵引绳固定方式不适合固定光纤束的问题。有牵引绳固定方式不适合固定光纤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在现代医疗中使用广泛,具体使用中,可通过拉拽牵引绳从而实现插入部的主动弯曲段进行弯曲,从而控制插入部前端的弯曲方向,对目标位置的影像信息进行获取。
[0003]内窥镜的结构中,器械管和光纤束均设置在主动弯曲段的安装通道内,导致器械管的布局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出现了使用光纤束代替牵引绳实现拉拽功能的相关技术,然而光纤束由于材质限制,脆弱易折断,在使用中需要避免光纤束弯折变形;但是现有牵引结构的牵引绳固定方式并不适合光纤束,如果直接选择现有的牵引绳固定方式将光纤束固定在内窥镜手柄中,会导致光纤束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折弯片(100)为平滑弯曲结构,所述防折弯片(10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110)和第二弯曲段(120),所述第一弯曲段(110)朝着所述防折弯片(100)的第一表面侧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段(120)朝着所述防折弯片(100)的第二表面侧弯曲,所述第一表面侧和所述第二表面侧相背设置;所述防折弯片(100)具有供光纤束(400)穿过的通孔(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0)为条形孔,所述通孔(130)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防折弯片(100)的长度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0)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段(110),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段(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0)靠近所述第一弯曲段(1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片(140),所述第一限位片(140)与所述第一弯曲段(110)相切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片(140)朝着所述第一表面侧弯曲;所述通孔(130)靠近所述第二弯曲段(12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片(150),所述第二限位片(150)与所述第二弯曲段(120)相切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片(150)朝着所述第二表面侧弯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机构用光纤束防折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110)背离所述第一表面侧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弯曲段(120)背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