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35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通过相互配合的应急无人机、服务器、UWB基站、应急窗口和转换基座,采集室内外的定位信息并使用所述5G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服务器,传至所述控制器显示所述定位信息,以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室内外的定位信息,所述转换基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应急窗口的底部,用于拆装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覆盖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用于保持无人机干燥,以避免所述无人机本体短路。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精准定位巡检变电站内外险情,保障应急人员以及设备安全,通过转换基座完成保护机构的快捷拆装,操作便捷,灵活适应变电站室内外的复杂环境,有效提高抢险救灾效率。有效提高抢险救灾效率。有效提高抢险救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台风多发地带,处于较低地势的变电站在台风中遭受强风强雨的侵害下,频发设备故障、重要业务中断等严重缺陷事故。应急人员在赶赴现场后,经常面临道路塌方不能接近变电站或者变电站严重积水而无法进入站内抢修的困境。变电站内积水会导致短路、击穿等状况发生,多种不利条件使得应急人员对站内安全隐患毫无了解,无法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难以进入变电站内开展抢修工作。
[0003]无人机借助于GPS定位技术以及航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资源巡视、变电站高空拍摄等各种电力生产领域,为电力一线人员尤其是应急人员提供现场信息。通过结合北斗系统定位技术,在室外的空旷地带可以达到无人机日常工作准确定位的要求,再通过航拍将变电站机房内的景象传给应急人员,使应急人员能计划方案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在变电站机房内,由于建筑物遮挡,导致北斗系统信号出现衰弱、绕射等情况,使定位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无人机难以在机房内精准飞行,使得航拍工作所需的时间增加,存在无人机碰撞机房墙壁坠落的风险;同时强风强雨后,室外环境还可能处于小幅降水状态,天上落下的雨水以及树木、建筑高处滴落的水滴均易从上方打湿无人机,导致无人机短路或靠近输电线路时造成击穿,使无人机内部原件损坏而无法继续航拍;现有的无人机抢修是在无人机外部安装挡水机构来保证无人机的安全性,但额外安装的挡水机构增加了无人机的负担,降低了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在进入室内后,机房内的大量柜体形成障碍,无人机难以灵活移动避开障碍物,频繁与柜体发生碰撞,不利于无人机快速探查机房内进水险情,且存在坠落风险;为减轻无人机负担,在进出变电站时需要人工临时拆装挡水机构,造成时间浪费,难以灵活应对雨水险情后变电站内外的复杂情况。
[0004]因此,设计一种能保障应急人员以及设备安全,提高抢险救灾效率的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人机导致的抢险救灾效率低,以及其难以灵活应对雨水险情后变电站内外的复杂情况的技术问题,能够精准定位巡检变电站内外险情,保障应急人员以及设备安全,通过转换基座完成无人机的保护机构的快捷拆装,以灵活适应变电站室内外的复杂环境,有效提高抢险救灾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应急无人机、服务器、UWB基站、应急窗口和转换基座,用于精准定位巡检变电站内外险情,保障应急人员以及设备安全,以灵活适应变电站室内外
的复杂环境;所述应急无人机、服务器、UWB基站和转换基座均设有5G通信模块,所述5G通信模块用于信号传输;
[0007]所述应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控制器,所述无人机本体,用于采集室内外的定位信息并使用所述5G通信模块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显示所述定位信息;
[0008]所述服务器设有抢修数据库,所述抢修数据库设有激光扫描变电站三维模型,所述激光扫描变电站三维模型,用于激光扫射变电站机房内部的情况,以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室内的定位信息;
[0009]所述UWB基站间隔固定在变电站机房的顶部,用于所述采集应急无人机的定位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控制器进行显示;
[0010]所述应急窗口设置在变电站机房的一侧墙体内部,作为所述无人机进出所述变电站机房的通道;
[0011]所述转换基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应急窗口的底部,用于拆装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覆盖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用于保持无人机干燥,以避免所述无人机本体短路;
[0012]所述应急窗口和转换基座设有用于独立供电的应急电源。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支撑脚、航拍摄像头、旋翼和控制模块;
[0014]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航拍摄像头和旋翼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UWB模块和CNSS板卡;
[0015]所述UWB模块,用于连接所述UWB基站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所述变电站机房内的定位信息;
[0016]所述CNSS板卡,用于连接北斗系统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室外的定位信息;
[0017]所述控制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信息。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转换基座包括:拆装座、定位槽、连接座;
[0019]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支撑脚的大小形状相适应,用于固定所述应急无人机;
[0020]所述拆装座连接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连接设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连接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连接设有电动夹爪和一对卡板,所述电动夹爪的位置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所述电动夹爪夹设有所述保护机构,用于使所述支撑脚对应进出所述定位槽内,以拆装所述保护机构;
[0021]所述连接座,用于将所述转换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应急窗口的顶部。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护机构包括防护座和若干引导板,所述防护座和若干引导板的表面均覆盖设有绝缘层;
[0023]所述若干引导板排列设置在所述防护座的外周面形成遮挡所述无人机本体顶面的伞状结构,相邻的引导板的边缘相互覆盖;
[0024]所述防护座的底部连接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套设有锁定套筒,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直径均大于锁定套筒的直径,所述下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引导通孔,所述引导通孔所述锁定套筒设有与引导通孔的直径相适应的若干锁定柱,所述若干锁定柱对应插设于若干引导通孔内,所述若干锁定柱的底部设有磁吸块;所述锁定套筒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电动夹爪的位置相对应的夹爪槽,所述夹爪槽的顶部设有抬升斜面;所述一对卡板位置分别与上限位板的底面以
及下限位板的顶面相对应,所述下限位板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高度相适应;
[0025]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引导通孔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孔底固定设有磁吸金属片;
[0026]所述支撑柱、锁定套筒、若干引导通孔以及若干锁定柱的轴线均相互平行。
[002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槽的槽口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有驱动轴进行配合联动,所述驱动轴连接设有扣板,所述支撑脚设有与扣板相对应的卡槽。
[002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限位板与锁定套筒的顶面之间连接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支撑柱的外侧。
[002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动夹爪包括一对可转动的夹臂,所述夹臂均连接设有驱动电机进行配合联动,所述夹臂朝向夹爪槽槽底的一侧设有防滑纹。
[003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若干引导板均包括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精准定位巡检变电站内外险情,包括:相互配合的应急无人机、服务器、UWB基站、应急窗口和转换基座;所述应急无人机、服务器、UWB基站和转换基座均设有5G通信模块,所述5G通信模块用于信号传输;所述应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控制器,所述无人机本体,用于采集室内外的定位信息并使用所述5G通信模块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显示所述定位信息;所述服务器设有抢修数据库,所述抢修数据库设有激光扫描变电站三维模型,所述激光扫描变电站三维模型,用于激光扫射变电站机房内部的情况,以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室内的定位信息;所述UWB基站间隔固定在变电站机房的顶部,用于所述采集应急无人机的定位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控制器进行显示;所述应急窗口设置在变电站机房的一侧墙体内部,作为所述应急无人机进出所述变电站机房的通道;所述转换基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应急窗口的底部,用于拆装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覆盖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用于保持所述应急无人机干燥,以避免所述无人机本体短路;所述应急窗口和转换基座设有用于独立供电的应急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支撑脚、航拍摄像头、旋翼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航拍摄像头和旋翼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UWB模块和CNSS板卡;所述UWB模块,用于连接所述UWB基站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所述变电站机房内的定位信息;所述CNSS板卡,用于连接北斗系统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室外的定位信息;所述控制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基座包括:拆装座、定位槽、连接座;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支撑脚的大小形状相适应,用于固定所述应急无人机;所述拆装座连接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连接设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连接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连接设有电动夹爪和一对卡板,所述电动夹爪的位置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所述电动夹爪夹设有所述保护机构,用于使所述支撑脚对应进出所述定位槽内,以拆装所述保护机构;所述连接座,用于将所述转换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应急窗口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包括防护座和若干引导板,所述防护座和若干引导板的表面均覆盖设有绝缘层;所述若干引导板排列设置在所述防护座的外周面形成遮挡所述无人机本体顶面的伞状结构,相邻的引导板的边缘相互覆盖;所述防护座的底部连接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套设有锁定套筒,所述支撑柱
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直径均大于锁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杨棋涵陈铭陆绍彬冯守纯金良溥汪毅徐前茅谢谭谈赵加利林奔陈孙胜罗世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