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770340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以木屑和牡蛎壳粉为原料,通过混合、原位热处理成型、煅烧、清洗和烘干制得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利用木质原料有机物的挥发和牡蛎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活化和提高材料孔隙率,制备吸附性能更为优越的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同时以牡蛎壳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为催化剂,结合氯化锌活化剂和木质原料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的醋酸、甲醇和焦油等物质进行反应,使复合材料具有了新的反应和催化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廉,能够较好地除磷、脱硫、脱氮和固碳,一定程度上解决园林绿化废弃物和渔业废弃物的堆积问题,实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的环境污染控制方法中,吸附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和最具推广应用价值的处理方法。
[0003]活性炭作为一种传统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和废气净化等方面。然而,目前活性炭尚存在成本较高、吸附容量限制等问题。在环境净化方面中,为了解决活性炭的运用局限性,研究者进行了低成本活性炭的开发、活性炭的改性以及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在活性炭与牡蛎壳的有关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是直接将牡蛎壳或活性炭及其衍生物进行简单的机械混合成型,这样简单的组合方式不免存在堵塞牡蛎壳或活性炭原有孔隙的问题,影响了其吸附能力。
[0004]牡蛎壳是牡蛎养殖废弃物。在规模化牡蛎养殖背景下,牡蛎壳已经成为沿海地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牡蛎壳是天然的多孔物质,其主要成分为CaCO3,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在污染控制领域利用其多孔特性可制备吸附剂。例如,利用牡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过筛:将林业废弃物置于粉碎机里粉碎,筛选出一定目数的粉屑,并将经过预煅烧的渔业废弃物牡蛎壳进行研磨,筛选出过100目的牡蛎壳粉;(2)混合:称取一定量的步骤(1)得到的木屑粉和牡蛎壳粉,与氯化锌溶液充分混合至粘稠状;(3)原位热处理成型:将上述混合材料置于摆线针轮减速机里搅拌,待混合材料碳化后,放入成型机里挤压成型为圆柱形小条;(4)煅烧:将步骤(3)得到的圆柱形小条放入煅烧炉中,隔绝空气升温至一定温度,煅烧、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5)清洗:将煅烧后的复合材料放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清洗数次至无白色物质析出;(6)烘干:将复合材料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得到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木屑筛选目数为100

300目,牡蛎壳预煅烧温度为200

7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林渔废弃物制备炭基牡蛎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木屑粉的质量为80g,牡蛎壳粉质量为木屑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维卢泽湘梁林银文琴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