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及粘钢连筋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连接
,更具体地说,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及粘钢连筋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预装式建筑的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工程建筑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浇筑关键连接点,就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使得建筑工程的速度日新月异。但建筑结构形式的多种多样,一些特定的结构中,在关键连接点通过锚固更多的钢筋和二次浇筑混凝土来增强结构稳定性会增加施工的困难、材料的浪费。
[0003]为此,本申请提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及粘钢连筋连接方法的粘钢连筋连接技术,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施工速度与连接点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及粘钢连筋连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及粘钢连筋连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
[0007]上预制件,所述上预制件的底部设置有上板帽,所述上预制件内设置有上构造筋,所述上构造筋延伸出所述上预制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预制件(11),所述上预制件(11)的底部设置有上板帽(12),所述上预制件(11)内设置有上构造筋(13),所述上构造筋(13)延伸出所述上预制件(11)并贯穿所述上板帽(12);下预制件(21),所述下预制件(21)的顶部同样设置有下板帽(22),所述上板帽(12)与所述下板帽(22)连接,所述下预制件(21)内设置有下构造筋(23),所述下构造筋(23)的布局与所述上构造筋(13)的布局一致;套筒(24),所述套筒(24)设置在所述下预制件(21)内且与所述下构造筋(23)的布局一致,所述下板帽(22)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24)布局一致的孔洞;所述套筒(24)的下端与所述下构造筋(23)连接,所述套筒(24)的上端与所述上构造筋(13)连接;所述套筒(24)内设置有结构胶(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帽(12)与所述下板帽(22)的构造相同且包括帽顶、帽筒和帽檐,所述上板帽(12)的所述帽檐与所述下板帽(22)的所述帽檐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副;所述帽顶的形状与所述上预制件(11)和所述下预制件(21)的形状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帽(12)、所述下板帽(22)和所述套筒(24)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所述上构造筋(13)与所述下构造筋(23)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带肋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德东,陈东,霍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