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28 阅读:8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整流器(11),被装入流体的流路对流路中进行流动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包括整流器本体(16)和挡环(17),整流器本体是将多个筒状的隔板组件(12)和外形与该隔板组件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多个网状的整流体(14、15)予以交替层叠而成;挡环外形与整流器本体的外形大致相等,具有从外周面向外突出且沿与整流器本体向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弯曲的止动部(17b),并一体地设在与整流器本体向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简易地将流体整流器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处,可使流路结构简单化,获得安装作业的效率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等流量的测定用的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
技术介绍
作为对气体等流量进行测量的流量计,有如下一种结构的流量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大致如图10的剖视图所示,在外壳1上,在从流体入口 2a至出口 2b构成直管的流路2的中途内壁面2c上形成开口部2d,在入口 2a侧安装对所流入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用的流体整流器3,在开口部2d内设有对箭头所示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测定的流量传感器5。流体整流器3其顶端面与流路2入口 2a的阶梯2e抵接,其后端面通过0形环等缓冲体(弹性构件)6而使C字状的孔用挡环(C形环)7与形成在入口 2a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上的环状槽2f嵌合以得到固定。流体整流器3由规定厚度的板材构成,具有对该板材进行半冲孔而在其两面形成成对的凸部和凹部的多片环状的隔板;以及外径与该隔板大致相等的多片网状的整流体。使突起与凹部嵌合地将规定片数的隔板层叠,形成隔板组件,交替地装配该隔板组件与整,荒体。对于整流体,在与隔板突起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部和孔部,将隔板的突起插通于缺口.部或孔部而装配在隔板组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流体整流器虽具有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但当将流体整流器安装在流量计 荒路中时,流体整流器必须固定在流路内且在流路内不能旋转。因此,提出了一种固定件,包括螺旋弹簧部,当将流体整流器3安装在入口 2a内时取代缓冲体(0形环)6及孔用挡环(C形圈)而设成向轴向可弹性变形;以及孔用挡环,该孑L用挡环具有连续设置在该螺旋弹簧部一端部上的比螺旋弹簧部直径大的部分,并设成可在径向弹性变形,以在入口 2a的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与设成环状的槽相嵌合(例如参照专禾iJ文献3)。或提出了一种将设在流体整流器上的锁定爪嵌合在设于流路的孔中、并在设有锁定爪的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设置加压弹簧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1 — 132813号公报(第3页、图l)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080号公报(第3 5页、图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 — 105234号公报(第4页、图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 — 24352号公报(第5 6页、图1)但是,专利文献3记载的专利技术和专利文献4记载的专利技术有如下问题当都对流量计的流路进行加工时,必须在流路的内周面准备固定用的环状槽、和加工孔的工序,从简单的流路结构及制作流路结构的工序来看,结构和工序都很复杂。具体来说,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为了将连续设置在该螺旋弹簧部一端部上的直径比螺旋弹簧部大的孔用挡环加以固定,必须有在流路入口的内壁面设置环状槽的工序。另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专利技术中,由于使处于外端部的隔板外周的锁定爪旋转成嵌合在本体的锁定槽内的状态,该场合本体成为下凹形状(缺欠形状),要以成形方式制作这种形状,必须用从外侧滑动贯通或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后续加工。此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在流路外周开设孔,因此为了不使流体漏出,流路端部被限定为具有位于配管内部的安装结构的接头,例如软管接头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可简易地将、流体整流器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可获得流路结构的简单化和安装作业的效率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整流器,是被装入流体的流路、对所述流路中进行 荒动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流体整流器,其特点是,具有整流器本体,其是将多个筒状的隔板组件和外形与该隔板组件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多个网状的整流体予以交替层叠而成;以及挡环,其外形与所述整流器本体的外形大致相等,具有从外周面向外突出且向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弯曲的止动部,并一体i也设在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上。将多个隔板组件和多个整流体交替层叠、并将挡环与整流器本体向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设成一体的流体整流器装配在流路上。即,将整流器本体插入到流路中,接着将挡环压入到流路中。挡环的止动部,通过向与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弯曲,则在随挡环的推入而被推入于流路时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4方向从根部附近弯曲而被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不能逃脱。由此,可容易地将整流器本体固定在流路内。并且,通过将整流器本体与挡环做成一体而使得结构变得简单,可提高作业性。另外,可减少零件个数。而且不需要形成用于使以往那种孔用挡环嵌合在流路内壁面上的环状槽,易于流路的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流体整流器,是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中所述挡环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分体设置,取代设成一体的结构。通过将挡环做成与整流器本体分体的结构,可利用另外部件形成构成整流器本体的隔板组件和挡环,例如,可利用合成树脂形成隔板组件,可降低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流体整流器,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中所述挡环至少具有二个以上的止动部,且这些止动部沿周向等间隔设置。当将挡环的止动部压入固定在流路的内壁面上时,通过将止动部形成二个以上且沿周向等间隔设置各止动部,从而可使施加在流路内壁面上的力大致均匀,可平衡良好地固定整流器本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的流量计具有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从流路入口至出口的内壁面形成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内设有流量传感器,并设有对从所述入口侧流入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用的流体整流器,所述流体整流器应用了上述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整流器。作为流量计的流体整流器,通过使用技术方案1至3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则流路不需要进行多余的加工,具体来说,不需要形成用于使孔用挡环嵌合在流路内壁面上的环状槽等,易于流路的形成且加工工序少,可降低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的流量计的流体整流器的安装方法,是在所述技术方案4的流量计上安装所述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将所述流体整流器的整流器本体插入在所述流路的入口侧,接着,将所述挡环推入所述入口,将所述止动部一边向与所述整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一边压入,将所述整流器本体插入至规定位置,将所述止动部按压在所述入口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而将所述整流器固定。在将技术方案1至3所述的流体整流器装配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流量计的流路上的场合,将流体整流器本体插入于流路,接着,将挡环压入于流路。挡环的止动部,通过沿与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弯曲,则在随挡环的推入而被推入于流路时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弯曲而被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不能逃脱。止动部通过沿与整流器本体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弯曲,则容易压入到流路内。由此,可简单而不会逃脱地将挡环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处,可将整流器本体固定在流路内。采用本专利技术,将多个隔板组件和多个整流体交替层叠而成的整流器本体插入到流路内,将挡环推入到流路内并使止动部向与整流器本体插入于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地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可将流体整流器简单地固定在流路内,可获得流路结构的简单化及安装作业的效率化。并且,通过将整流器本体与挡环形成一体,可制造结构简单的流体整流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整流器的侧视图。图2表示形成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整流器,被装入流体的流路、对所述流路中进行流动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其特征在于,具有: 整流器本体,其是将多个筒状的隔板组件和外形与该隔板组件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多个网状的整流体予以交替层叠而成;以及 挡环,其外形与所述整流 器本体的外形大致相等,具有从外周面向外突出且向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弯曲的止动部,并一体地设在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広行新川宏一郎林智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