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25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驱动装置。对从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器(1)具备:配置在第一轴(X1)上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以及配置在与第一轴(X1)平行的第二轴(X2)上的第三齿轮(13)、第四齿轮(14)以及输出齿轮(15),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并且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相互啮合,差动齿轮机构具备配置在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平行的第三轴(X3)上并与输出齿轮(15)啮合的差动输入齿轮(21),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对于旋转电机的转子配置在轴向第一侧(L1),驻车齿轮(41)在第二轴上相对于第三齿轮(13)、第四齿轮以及输出齿轮(15)配置在轴向第二侧(L2)。轮(15)配置在轴向第二侧(L2)。轮(15)配置在轴向第二侧(L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作为车轮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的旋转电机、分别与车轮驱动连结的一对输出部件、对从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将从变速器传递的旋转向一对输出部件分配的差动齿轮机构、以及具备驻车齿轮的驻车机构的车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车用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以下在“
技术介绍
”以及“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的说明中,在括弧内引用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0003]在专利文献1的车用驱动装置中,变速器具备与旋转电机(1)同轴地配置的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7)、以及配置在与旋转电机(1)不同的轴上的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0)以及输出齿轮(11)。而且,驻车齿轮(9)与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0)以及输出齿轮(11)同轴地配置。
[0004]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8799440号说明书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一般,驻车齿轮(9)构成为通过选择性地卡合由包含促动器的驱动机构驱动的卡合机构,能够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用驱动装置,其具备:旋转电机,其具备配置在第一轴上的转子,并作为车轮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一对输出部件,其分别与上述车轮驱动连结;变速器,其对从上述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差动齿轮机构,其将从上述变速器传递的旋转向一对上述输出部件分配;驻车机构,其具备驻车齿轮;以及壳体,其收纳上述旋转电机、上述变速器、上述差动齿轮机构以及上述驻车齿轮,上述变速器具备配置在上述第一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配置在与上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轴上的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输出齿轮,上述第一齿轮和上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并且上述第二齿轮和上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上述差动齿轮机构具备配置在与上述第一轴以及上述第二轴平行的第三轴上,并与上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差动输入齿轮,将与上述第一轴平行的方向设为轴向,将上述轴向的一侧设为轴向第一侧,将上述轴向的另一侧设为轴向第二侧,上述第一齿轮以及上述第二齿轮相对于上述转子配置在上述轴向第一侧,上述驻车齿轮在上述第二轴上相对于上述第三齿轮、上述第四齿轮以及上述输出齿轮配置在上述轴向第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驱动装置,其中,上述驻车机构具备:选择性地与上述驻车齿轮卡合的卡合机构、和驱动上述卡合机构的驱动机构,上述壳体具备供上述驱动机构固定的被固定部,上述被固定部形成为朝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上述被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上述第三齿轮以及上述第四齿轮中的位于上述轴向第二侧的一方靠上述轴向第二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驱动装置,其中,上述壳体具备:第一壳体部、和从上述轴向第一侧与该第一壳体部接合的第二壳体部,上述驻车机构具备:选择性地与上述驻车齿轮卡合的卡合机构、和驱动上述卡合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贵田英治羽原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