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18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加热夹套和第二加热夹套,外壳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和振动支撑机构,外壳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落料器,落料器的底端开设有环形落料口,落料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循环上料管,循环上料管内安装有上料螺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聚氨酯树脂颗粒落在落料器内时,聚氨酯树脂颗粒会从环形落料口内缓慢的落下,当上料螺旋转动时,能够将外壳低端的聚氨酯树脂颗粒通过循环上料管输送到落料器内,然后再次落下,从而进行二次干燥,使得聚氨酯树脂颗粒能够循环干燥,干燥效果更好。干燥效果更好。干燥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PU,polyurethane)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

NH

COO

)的聚合物。氨基甲酸酯一般由多异氰酸酯(包括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包括二元醇)反应获得。有机多异氰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醇(如聚醚、聚酯等)是制备聚氨酯的两大主要原料,通常占聚氨酯制品(不包括溶剂)重量的80%以上;其次还有助剂,助剂的用量虽少却也是聚氨酯材料的关键原材料。
[0003]聚氨酯树脂颗粒的生产一般需要用到造粒机,在专利号为CN106163753A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树脂颗粒造粒方法的改善或改良,将从挤出机挤出的树脂在冷却水中冷却的同时或在冷却之后进行切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是将从挤出机挤出的树脂在冷却水中冷却的同时或在冷却之后进行切断的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该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包括:使表面活性剂及聚硅酮存在于所述冷却水。另外,在其它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从挤出机挤出的树脂在含有表面活性剂及聚硅酮的水中冷却的同时或在冷却之后切断而颗粒化的工序。
[0004]这种加工方法,冷却成形的树脂颗粒由于浸泡在水中,因此需要干燥装置对其进行后续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干燥装置直接通过热风对树脂颗粒湿品进行烘干,烘干效率较低,且树脂颗粒流动性差,无法对树脂颗粒进行循环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加热夹套和第二加热夹套,外壳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和振动支撑机构,外壳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落料器,落料器的底端开设有环形落料口,落料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循环上料管,循环上料管内安装有上料螺旋;
[0008]所述循环上料管的外侧设有多个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顶端具有便于树脂颗粒流淌的斜面。
[0009]优选地,所述环形挡板的内部设有供热媒流通的空腔,第一加热夹套和第二加热夹套上分别设有热媒排出管和热媒进入管,第一加热夹套、第二加热夹套和环形挡板之间通过连接管依次串联。
[0010]优选地,所述加料机构包括支架,支架的顶端固定有加料漏斗,加料漏斗的底端转动安装有S形连接管,S形连接管远离加料漏斗的一端固定有竖直加料管,竖直加料管的底
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且竖直加料管的外部固定有圆环,圆环转动安装在外壳的顶端。
[0011]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齿轮,S形连接管上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2]优选地,所述竖直加料管内部转动安装有疏通杆,疏通杆的顶端延伸至竖直加料管的外部且固定有第三齿轮,支架上固定有齿环,第三齿轮与齿环啮合。
[0013]优选地,所述上料螺旋的顶端延伸至落料器的上方,上料螺旋的底端固定有排放螺旋,排放螺旋延伸至出料口内。
[0014]优选地,所述振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外壳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加热夹套的外部固定有振动电机。
[0015]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完成造粒的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加入到加料漏斗中,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由于重力的作用,会经过S形连接管和竖直加料管流入到外壳的内部;
[0017]S2:在加入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的同时开启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能够带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即可带动S形连接管转动,从而带动竖直加料管加料的同时不断的围绕加料漏斗转动,使得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能够均匀的洒在落料器内,然后再通过落料器上的环形落料口缓慢的流下;
[0018]S3: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通过环形落料口流下之后落在环形挡板的顶端,在多个环形挡板的顶端依次的缓慢落下,环形挡板的内部以及第一加热夹套和第二加热夹套的内部均流通有热媒,从而对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加热,从而对其干燥;
[0019]S4:经过一轮加热干燥的聚氨酯树脂颗粒流入到外壳的底端,此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驱动上料螺旋转动,从而将一轮干燥之后的聚氨酯树脂颗粒通过循环上料管送入到落料器的顶端,然后即可进行下一轮干燥,从而达到循环干燥的效果;
[0020]S5:最终干燥完成从成品聚氨酯树脂颗粒通过出料口,通过第二旋转电机驱动上料螺旋反向转动,即可带动排放螺旋转动来加速聚氨酯树脂颗粒排出。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聚氨酯树脂颗粒落在落料器内时,由于环形落料口的宽度较小,聚氨酯树脂颗粒会从环形落料口内缓慢的落下,落料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循环上料管,循环上料管内安装有上料螺旋,上料螺旋通过外壳顶端的第二旋转电机驱动,当上料螺旋转动时,能够将外壳低端的聚氨酯树脂颗粒通过循环上料管输送到落料器内,然后再次落下,从而进行二次干燥,使得聚氨酯树脂颗粒能够循环干燥,干燥效果更好;
[0023]2、环形挡板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环形挡板一个与外壳的内壁固定,并且内圈与循环上料管之间留有间隙,另一个内圈与循环上料管之间固定,外圈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当聚氨酯树脂颗粒从环形落料口落到环形挡板的顶端时,聚氨酯树脂颗粒会依次流经各个环形挡板的表面,增加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流动性,使得聚氨酯树脂颗粒受热更加均匀,提高干燥效果;
[0024]3、聚氨酯树脂颗粒在环形挡板的顶端流动时,会被加热干燥,环形挡板的顶端还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弧形遮挡凸起,弧形遮挡凸起能够减缓聚氨酯树脂颗粒在环形挡板的顶端流动的速度,从而使得聚氨酯树脂颗粒能够更好的吸收热量,提高干燥效果;
[0025]4、第一旋转电机能够带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即可带动S形
连接管转动,从而带动竖直加料管加料的同时不断的围绕加料漏斗转动,使得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能够均匀的洒在落料器内;
[0026]5、当S形连接管相对于加料漏斗转动的同时,由于三齿轮与齿环啮合,从而能够带动疏通杆相对于竖直加料管转动,疏通杆在竖直加料管内转动能够加快竖直加料管内部聚氨酯树脂湿品颗粒的下落,提高加料效率。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外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加热夹套(101)和第二加热夹套(102),外壳(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103)和振动支撑机构(4),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加料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落料器(2),落料器(2)的底端开设有环形落料口(201),落料器(2)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循环上料管(202),循环上料管(202)内安装有上料螺旋(203);所述循环上料管(202)的外侧设有多个环形挡板(3),环形挡板(3)的顶端具有便于树脂颗粒流淌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3)的内部设有供热媒流通的空腔,第一加热夹套(101)和第二加热夹套(102)上分别设有热媒排出管(1011)和热媒进入管(1021),第一加热夹套(101)、第二加热夹套(102)和环形挡板(3)之间通过连接管(301)依次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5)包括支架(501),支架(501)的顶端固定有加料漏斗(502),加料漏斗(502)的底端转动安装有S形连接管(5021),S形连接管(5021)远离加料漏斗(502)的一端固定有竖直加料管(5022),竖直加料管(5022)的底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且竖直加料管(5022)的外部固定有圆环(5025),圆环(5025)转动安装在外壳(1)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01)上固定有第一旋转电机(503),第一旋转电机(50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齿轮(5031),S形连接管(5021)上固定有第二齿轮(5026),第一齿轮(5031)与第二齿轮(5026)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树脂颗粒加工用原料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加料管(5022)内部转动安装有疏通杆(5023),疏通杆(5023)的顶端延伸至竖直加料管(5022)的外部且固定有第三齿轮(5024),支架(501)上固定有齿环(5011),第三齿轮(5024)与齿环(5011)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春晓史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誉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