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显示模组及检测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16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描显示模模组及检测调整方法,用于检测扫描显示系统扫描显示过程中光纤的运动轨迹,以提高扫描显示系统的扫描显示效果。该扫描显示模组包括:光源,输出待显示图像的光;光纤扫描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致动器和光纤,光纤的出光端超出致动器的部分形成光纤悬臂;致动器上沿延伸方向绕制有发射线圈,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发射线圈对应的至少两个接收线圈;其中,在致动器振动过程中,发射线圈加电产生电磁场,至少两个接收线圈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磁感应信号;透镜模组,设置于光纤扫描器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光纤扫描器出射的待显示图像的扫描光束进行放大及投影;处理器,用于接收电磁感应信号,根据电磁感应信号确定致动器的实际运动轨迹,并在确定实际运动轨迹与标定的运动轨迹不同时,调整致动器的驱动信号,以使致动器的实际运动轨迹与标定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定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定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显示模组及检测调整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2月31日,申请号为201911421286.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扫描显示模组及检测调整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扫描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扫描显示模组及检测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光纤扫描投影技术的成像原理是:通过致动器带动扫描光纤进行预定二维扫描轨迹的运动,并调制光源出光,即调制出待显示图像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光,然后,通过扫描光纤将待显示图像的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光逐一投射到投影屏幕上,从而形成投射画面。
[0004]但光纤扫描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致动器非线性响应、干扰振动、驱动波动、老化疲劳等因素,导致光纤随致动器摆动时对应的中心轴的位置不能对齐镜头的光轴位置,无法维持高画质的显示。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或增加外设,如增设摄像头等来观察显示图像的清晰度,进而致动器的运动,但既增加了检测成本又增大了系统体积,不利于小型化。因此,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检测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用于输出待显示图像的光;光纤扫描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致动器和光纤,所述光纤沿所述致动器的延伸方向固定于所述致动器上,所述光纤的出光端超出所述致动器的部分形成光纤悬臂;所述待显示图像的光被耦入所述光纤,所述致动器在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带动所述光纤在空间中进行二维扫描并出射扫描光束,所述致动器上沿所述延伸方向绕制有发射线圈,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发射线圈对应的至少两个接收线圈;其中,在所述致动器振动过程中,所述发射线圈加电产生电磁场,所述至少两个接收线圈在所述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磁感应信号;透镜模组,设置于所述光纤扫描器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光纤扫描器出射的待显示图像的扫描光束进行放大及投影;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电磁感应信号,根据所述电磁感应信号确定所述致动器的实际运动轨迹,以及在确定所述实际运动轨迹与标定的运动轨迹不同时,调整所述致动器的驱动信号,以使所述致动器的实际运动轨迹与所述标定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其中,所述标定的运动轨迹为所述中心轴位置与所述透镜模组的光轴位置对齐时,所标定的所述致动器的运动轨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均为螺线管线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的卷绕内部设置有磁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直接绕制在所述致动器的外表面上;或所述致动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发射线圈绕制在所述绝缘层上。5.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收线圈位于以所述发射线圈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同心圆上且所述至少两个接收线圈中各接收线圈的中轴线与所述发射线圈的中轴线相互平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沿所述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致动部及与所述第一致动部连接的第二致动部,在所述驱动信号的作用下,所述第一致动部带动所述第二致动部按照第一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致动部按照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致动部上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