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通信方法及相关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7701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毫米波通信方法及相关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毫米波通信系统可包括:第一毫米波基站、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和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第一毫米波基站为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第一毫米波基站为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或辅服务基站;当第一毫米波基站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主服务基站,第一毫米波基站建立起第一毫米波基站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中继链路RL11经过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中的第一中继站;中继链路RL13经过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中的第三中继站;第一毫米波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链路使用策略rule1和链路使用策略rule2。略rule1和链路使用策略rule2。略rule1和链路使用策略rule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通信方法及相关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0001]本申请涉及到通信
,尤其涉及到一种毫米波通信方法及相关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将30

300GHz的频域(波长为1

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毫米波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特点。其中,与光波相比,毫米波利用大气窗口(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气体分子谐振吸收所致的某些衰减为极小值的频率)传播时的衰减小,且受自然光和热辐射源影响小。
[0003]毫米波在通信、雷达、遥感和射电天文等领域均有大量应用。为提高毫米波系统的通信可靠性,毫米波中继站被引入到毫米波系统中,但如何更好发挥毫米波中继站作用,进而更灵活可靠的保障用户面数据包的传输,仍然是业内长期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毫米波通信方法和相关毫米波通信系统及相关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有利于提高毫米波中继站的通信质量增强作用,进而有利于更灵活可靠的保障用户面数据包的传输。
[0005]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毫米波通信方法,所述毫米波通信方法应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所述毫米波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毫米波基站、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和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
[0006]其中,所述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和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分别包括至少2个毫米波中继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能够由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也能够由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
[0007]此外,所述毫米波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毫米波基站和第二毫米波中继站集群;所述第二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包括至少2个毫米波中继站;所述第二毫米波基站能够由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所述第二毫米波基站也能够由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
[0008]当所述第二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时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当所述第二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时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
[0009]其中,所述方法可包括:
[0010]当第一毫米波基站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主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建立起所
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其中,所述中继链路RL11经过所述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中的第一中继站;所述中继链路RL13经过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中的第三中继站;所述第一直连链路不经过中继站。
[0011]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链路使用策略rule1和链路使用策略rule2。
[0012]当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切换为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激活指令,所述第一激活指令用于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1且去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2;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产生了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处于激活态的所述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并使用挑选出的链路向第一毫米波基站传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
[0013]当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切换为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激活指令,所述第二激活指令用于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2且去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1;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产生了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处于激活态的所述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并使用挑选出的链路向第一毫米波基站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
[0014]可以理解,链路使用策略rule1和链路使用策略rule2不能同时处于激活状态,当链路使用策略rule1处于激活状态,那么链路使用策略rule2将处于去激活状态,当链路使用策略rule2处于激活状态,那么链路使用策略rule1将处于去激活状态。
[0015]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为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所述第一直连链路和所述中继链路RL11。当第一用户面数据包为中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第一直连链路。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中继链路RL11。
[0016]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高优先级业务、中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的优先级是相对概念,高优先级业务的优先级高于中优先级业务,中优先级业务的优先级高于低优先级业务。在实际场景中,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不同业务的优先级进行划分。
[0017]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所述第一直连链路、所述中继链路RL11和所述中继链路RL13。
[0018]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中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直连链路,还包括所述中继链路RL11或所述中继链路RL13。
[0019]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所述第一直连链路或所述中继链路RL11或所述中继链路RL13。
[0020]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且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互不相同,则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可为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链路通信质量等级最高的链路。
[0021]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通信方法应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所述毫米波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毫米波基站、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和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其中,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能够由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也能够由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第一毫米波基站为第一用户设备的主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建立起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与第一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其中,所述中继链路RL11经过所述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中的第一中继站;所述中继链路RL13经过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中的第三中继站;所述第一直连链路不经过中继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链路使用策略rule1和链路使用策略rule2;当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切换为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激活指令,所述第一激活指令用于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1且去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2;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产生了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处于激活态的所述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并使用挑选出的链路向第一毫米波基站传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和/或当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切换为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激活指令,所述第二激活指令用于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2且去激活链路使用策略rule1;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产生了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基于处于激活态的所述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并使用挑选出的链路向第一毫米波基站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为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所述第一直连链路和所述中继链路RL11;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为中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第一直连链路;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1从第一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RL11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中继链路RL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所述第一直连链路、所述中继链路RL11和所述中继链路RL13;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中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直连链路,还包括所述中继链路RL11或所述中继链路RL13;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所述第一直连链路或所述中继链路RL11或所述中继链路RL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且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互不相同,则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链路通信质量等级最高的链路;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并且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完全相同,则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中继链路RL13;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且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相同,且第一直连链路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低于中继链路RL11、则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中继链路RL13;当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为低优先级业务的用户面数据包,且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相同,且第一直连链路的链路通信质量等级高于中继链路RL11、则基于处于激活态的链路使用策略rule2,从第一直连链路、中继链路RL11和中继链路RL13之中挑选出的用于传输第二用户面数据包的链路为第一直连链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毫米波基站和第二毫米波中继站集群;所述第二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包括至少2个毫米波中继站;所述第一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和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分别包括至少2个毫米波中继站;当所述第二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主服务基站时所述第一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的辅服务基站,当所述第二毫米波基站为所述第三毫米波中继站集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俊圣曾伯羽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摩尔环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