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井筒的地热能利用系统及相关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12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井筒的地热能利用系统及相关方法。该系统中,珀耳帖储能装置设置于地下井筒流动通道内;流体储存装置分别连接流体注入装置和地热综合利用装置;地下井筒流动通道的入口连接流体注入装置,出口连接地热综合利用装置;流体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地热开发流体;流体注入装置用于驱动地热开发流体通入地下井筒流动通道进行换热,并使换热后的地热开发流体通入地热综合利用装置;珀耳帖储能装置用于将吸收的地热能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以及将储存的电能以热能形式供应,并与地热开发流体进行换热。通过珀耳帖储能装置实现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以及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保证地热能的稳定供能,实现地热发电。实现地热发电。实现地热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井筒的地热能利用系统及相关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地热能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井筒的地热能利用系统及相关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资源是一种关键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地热资源除作为热能进行直接利用外,还可以用于地热能发电。开发地热资源的地区一般限于高温地热资源分布的区域,但是,高温地热资源虽然适于地热发电,但分布偏远,过度依赖地质条件。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因此开发和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现有技术中,由于中低温地热资源的温度不够高,将中低温地热资源作为热能直接利用时,在用能高峰期可能会出现供能不足,地热能无法稳定输出的现象,并且,由于受温度门限的限制,中低温地热资源达不到地热发电的温度门限,发电效率低,发展相对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中低温地热资源的温度较低制约了利用其作为热能进行直接利用以及用于地热能发电,导致大量已经勘探到的中低温地热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必要提出一种地下井筒储能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井筒的地热能利用系统,所述地下井筒内形成地下井筒流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珀耳帖储能装置、流体注入装置、流体储存装置和地热综合利用装置;所述珀耳帖储能装置设置于所述地下井筒流动通道内;所述流体储存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流体注入装置和所述地热综合利用装置;所述地下井筒流动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流体注入装置,出口连接所述地热综合利用装置;所述流体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地热开发流体;所述流体注入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地热开发流体通入所述地下井筒流动通道进行换热,并使换热后的地热开发流体通入所述地热综合利用装置;所述珀耳帖储能装置用于将吸收的地热能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以及将储存的电能以热能形式供应,并与所述地热开发流体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珀耳帖储能装置电连接的复合供能装置;所述复合供能装置用于为所述珀耳帖储能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珀耳帖储能装置还用于储存所述复合供能装置提供的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珀耳帖储能装置包括连接的珀耳帖模块和储能模块;所述珀耳贴模块用于将吸收的地热能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所述储能模块,以及将所述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以热能形式供应,并与所述地热开发流体进行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珀耳帖模块包括若干个以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连接的珀耳帖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珀耳帖组件包括:导热绝缘材料层、热源输出端和冷源输出端;所述热源输出端和所述冷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导热绝缘材料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输出端和所述冷源输出端的外侧面;所述热源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璟周波李冰张宏源查永进周翠平何柳于金辰陈畅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