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10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作为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了液晶涂布型偏振片的情况下,输送线也不会被膜的切割端污染的制造方法。以依次排列的状态将具有第1光学功能层(22)和第2光学功能层(23)的第1光学膜(2)、粘接剂层(4)和第2光学膜(3)导入至旋转的一对贴合辊(6a、6b)之间。在贴合时,第2光学功能层(23)的宽度(W1)小于第1光学功能层(22)的宽度(W3)。粘接剂层(4)的宽度(W2)小于第1光学功能层22的宽度(W3),且大于第2光学功能层(23)的宽度(W1)。粘接剂层(4)的粘接剂从第2光学功能层(23)的两端部进入第1光学功能层(22)侧从而与第1光学功能层(22)接触。(22)接触。(22)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偏振板。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图像显示、相位差的控制而使用直线偏振板或圆偏振板,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抑制外部光反射而使用圆偏振板。作为偏振板的构成要素即偏振片层,广泛使用包含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拉伸膜,但近年来研究了涂布包含二色性色素和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而形成的液晶涂布型偏振片(例如,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179864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偏振板是层叠具有各种功能的光学膜而成的层叠光学膜,在偏振板的制造中,以成为所期望的层叠构成的方式将光学膜彼此贴合或剥离。该操作通常一边利用输送线输送光学膜一边进行。
[0008]在采用了液晶涂布型偏振片作为偏振片层的情况下,与采用了以往的拉伸膜的情况相比,随处可见输送线被膜的切割端污染的现象。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调查,已知该切割端在输送中从层叠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断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了液晶涂布型偏振片作为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输送线也不会被膜的切割端污染的制造方法。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已知层叠光学膜中的、将光学膜彼此粘接的粘接剂未遍布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成为未固定的自由端,该部分在输送中容易断裂而成为切割端。未固定的自由端的厚度越薄越容易断裂。例如,即使在粘接剂未遍及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情况下,在包含厚度比较厚的膜的情况下也不易断裂,但在输送过程中厚的膜被剥离而仅薄的膜作为未固定的自由端残留而进行输送的情况下,未固定的自由端容易断裂的趋势变得显著。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以在连结一对贴合辊之间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状态将第1光学膜、粘接剂层和第2光学膜导入至旋转的一对贴合辊之间从而将第1光学膜与第2光学膜贴合,第1光学膜依次具备第1光学功能层和第2光学功能层,第2光学功能层为包含液晶涂布型偏振片的偏振片层,在贴合时,第1光学膜的第2光学功能层侧朝向粘接剂层侧,第2光学功能层的宽度小于第1光学功能层的宽度,第1光学功能层以内包第2光学功能层的存在宽度的方式存在,粘接剂层的宽度小于第1光学功能层的宽度,且小于第2光学膜的宽度,且大于第2光学功能层的宽度,第1光学功能层和第2光学膜以内
包粘接剂层的存在宽度的方式存在,粘接剂层以内包第2光学功能层的宽度的方式存在,且构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从第2光学功能层的两端部进入第1光学功能层侧从而与第1光学功能层接触。
[0012]如果在上述状态下利用粘接剂将第1光学膜与第2光学膜贴合,则粘接剂绕过第2光学功能层的端部,到达宽度比第2光学功能层宽的第1光学功能层,因此未固定的自由端被粘接剂固定,几乎不产生自由移动的部分。因此,在之后的层叠光学膜的输送中,未固定的自由端从第1光学膜发生断裂受到抑制。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光学功能层的厚度与第2光学功能层的厚度的合计可以为lμm~8μm。如果未固定的自由端为该厚度,则特别容易断裂,因此适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对象。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一对贴合辊的宽度大于第1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中的任一者的宽度,一对贴合辊可以以内包第1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的存在宽度的方式存在。由此,贴合辊带来的压力均等地施加于贴合的光学膜整体。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液晶涂布型偏振片可以是包含二色性色素和具有至少一个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固化物。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光学膜可以在第1光学功能层的与第2光学功能层侧相反的一侧具备剥离基材膜,第1光学功能层可以为形成于剥离基材膜上的硬涂层。在该情况下,即使在贴合后将剥离基材膜剥离时,未固定的自由端也几乎不移动,因此能够没有问题地输送膜。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光学膜可以进一步具备涂敷于第2光学功能层上而设置的外涂层。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第2光学膜由多个层构成,多个层可以包含相位差层。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粘接剂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可以具备对通过了一对贴合辊之间的层叠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粘接剂固化的固化工序。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即使在采用了液晶涂布型偏振片的情况下,输送线也不会被膜的切割端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层叠光学膜的截面图。
[0022]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图。
[0023]图3是图2的III

III截面图,是表示贴合时的层叠状态的图。
[0024]图4是以往的层叠光学膜的截面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层叠光学膜,2、2
’…
第1光学膜,3

第2光学膜,4、4
’…
粘接剂层,5

涂敷机,6a、6b

贴合辊,7

紫外线照射装置,8

层叠体,10

未固定的自由端,21

剥离基材膜,22

硬涂层(第1光学功能层),23

偏振片层(第2光学功能层),24

外涂层,31

相位差层(第3光学功能层),32

剥离基材膜,100

层叠光学膜,W1…
偏振片层的宽度,W2…
粘接剂层的宽度,W3…
硬涂层的宽度,W4…
相位差层的宽度,W
R1
、W
R2

贴合辊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或相应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附图的尺寸比率未必与实际的尺寸比率一致,特别是,关于膜的厚度、宽度,夸张地进行了描绘。
[0028]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构成具备偏振片层、硬涂层、外涂层和相位差层的圆偏振板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通过旋转的一对贴合辊将两片光学膜用粘接剂贴合而得到长条的层叠光学膜。
[0029]<层叠光学膜>
[0030]首先,对层叠光学膜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层叠光学膜1是利用粘接剂层4将第1光学膜2与第2光学膜3贴合而成的。第1光学膜2依次具备剥离基材膜21、硬涂层(第1光学功能层)22、偏振片层(第2光学功能层)23和外涂层24。这些层是将剥离基材膜21作为基材,依次涂布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旋转的一对贴合辊之间以在连结所述一对贴合辊之间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状态导入第1光学膜、粘接剂层和第2光学膜从而将所述第1光学膜与所述第2光学膜贴合,所述第1光学膜依次具备第1光学功能层和第2光学功能层,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为包含液晶涂布型偏振片的偏振片层,在贴合时,所述第1光学膜的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侧朝向所述粘接剂层侧,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的宽度,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以内包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的存在宽度的方式存在,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2光学膜的宽度,且大于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的宽度,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和所述第2光学膜以内包所述粘接剂层的存在宽度的方式存在,所述粘接剂层以内包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的宽度的方式存在,且构成所述粘接剂层的粘接剂从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的两端部进入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侧从而与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光学功能层的厚度与所述第2光学功能层的厚度的合计为1μm~8μm。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武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