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09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使过滤性能和肌肤触感共存的多层结构的口罩,而提供一种能够更舒适地佩戴的口罩。在具备表面布料和背面布料的口罩中,在该背面布料的表面布料侧的表面上具备衬布。此外,口罩能够在表面布料的表面上具备衬布。衬布能够被压接在表面布料或者背面布料的表面上。面上。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覆盖鼻部以及口部的口罩的素材,除了无纺织布以外,还会使用像纱布这样的织布或者针织物等布料。无纺织布由于密度较高,因此在过滤功能上较为优异,但是肌肤触感上柔软的布料的肌肤触感更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件1:日本技术登记第3221095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虽然在使过滤性能和肌肤触感共存的情况下具有设为多层结构的方法,但是在与皮肤接触的部分处使用了柔软的布料的口罩容易变形。因此,在佩戴口罩并从口部吸气时,有时布料的一部分吸附在口部上,从而难以呼吸。
[0008]本专利技术以如下内容为目的,即,针对使过滤性能和肌肤触感共存的多层结构的口罩,而提供能够更容易呼吸且舒适地佩戴的口罩。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具备表面布料和背面布料的口罩。口罩在背面布料的表面布料侧的表面上具备衬布。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为,一种如下的口罩,在所述口罩中,对于至少一部分左右分离的表面布料以及背面布料而言,被左右分离的布料部分在前中心处被压接接合,并且其接合部从表面布料露出。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针对使过滤性能和肌肤触感共存的多层结构的口罩,从而提供一种可更容易呼吸且舒适地佩戴的口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从前侧对本实施方式的口罩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0015]图2为从后侧对口罩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0016]图3为表示主体部的层结构的分解图。
[0017]图4为表面布料的展开图。
[0018]图5为A

A线处的上端部的剖视图。
[0019]图6为B

B线处的与上端部相比靠下方的剖视图。
[0020]图7为表示耳挂部的另一接合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口罩的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在下文中所说明的结构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代表例),本专利技术并未被限定于此。
[002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右,是指附图中的方向X1,所谓左,是指附图中的方向X2。所谓上,是指附图中的方向Z1,所谓下,是指附图中的方向Z2。所谓前,是指附图中的方向Y1,所谓后,是指附图中的方向Y2。
[0023](口罩)
[0024]图1为,从前侧对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0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为,从后侧对口罩10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0025]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0具备主体部1和耳挂部2。主体部1覆盖佩戴者的面部以及口部。耳挂部2被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并且将主体部1固定在佩戴者的面部上。
[0026](主体部)
[0027]主体部1具有口罩10的前中心M向前侧鼓出的立体形状。此外,主体部1具有多层结构。
[0028]图3表示主体部1的层结构。
[0029]主体部1从前朝后而依次具备表面布料11、衬布14a、过滤层13、衬布14b以及背面布料12。背面布料12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
[0030]表面布料11的端部与背面布料12的端部接合在一起。过滤层13被配置在表面布料11和背面布料12之间,并且其端部与表面布料11和背面布料12的端部接合在一起。
[0031]虽然各个端部可以在常温下通过粘合剂而被接合在一起,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热压接而被接合在一起的。通过热压接而被接合的、无缝制的口罩10没有成为病毒或花粉等的侵入口的针孔,从而与被缝制的情况相比在过滤功能上较为优异。为了提高粘合强度,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薄膜状的树脂素材等夹入到接合部分中并进行热压接。
[0032]由热压接实现的接合部,由于通过热压接而使布料在稍稍熔融后进行固化,因此各个布料的接合部与热压接前相比而较硬。在具有粘合剂层的情况下,由于粘合剂会发生硬化,因此容易变得更硬。因此,接合部易于沿着佩戴者的面部的形状而贴合,从而提高了口罩10的佩戴感。
[0033]表面布料11为,被配置于最前侧的针织物。背面布料12为,被配置于最后侧的针织物、且为与佩戴者接触的面积最多的部件。针织物的柔性以及平滑性高于无纺织布,从而佩戴时的肌肤触感较为良好。
[0034]作为针织物的素材并未被特别限定,能够组合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素材来使用。作为能够使用的素材例,可例举出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或者聚氨酯等合成纤维。
[0035]此外,作为针织物的素材,也能够使用能够赋予湿润的肌肤触感的纤维素纤维等。作为纤维素纤维,可例举出被称为铜氨丝的铜铵人造丝(例如、旭化成公司制的bemberg(注册商标)等)、粘胶人造丝、高强度粘胶人造丝、或者精制纤维素纤维等。
[0036]只要是能够通过热压接而使布料彼此接合的素材即可,也能够使用在上述合成纤维中组合了纤维素纤维或棉等天然纤维等的复合纤维。
[0037]作为针织物的编织组织,可例示出罗纹组织、棉毛组织、平针组织、纬平针组织、毛
圈组织、三平组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四平组织、或者双反面组织等。从佩戴的容易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伸展度以及弹性较高的纬编针织物。从提高口罩10的贴合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纬平针组织。
[0038]优选为,表面布料11以及背面布料12为,在透气性上较为优异的针织物。向口罩10内部呼气不易变闷,从而能够减少佩戴时的不适感。透气性能够通过所使用的纤维、纤维的细度、或者编织组织等来提高。
[0039]例如,减少铜氨丝等的纤维素纤维的比例并增加了聚酯等合成纤维的比例的针织物在透气性上较为优异,从而能够作为表面布料11以及背面布料12的针织物而优选使用。
[0040]作为在透气性上较为优异的编织组织,例如可例举出蜂窝组织、双面组织、毛圈组织等。
[0041]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的背面布料12也可以具有接触冷感。接触冷感能够通过使用上述的聚酰胺、聚烯烃、或者聚氨酯等合成纤维来提高。
[0042]作为具有接触冷感、且肌肤触感也良好的针织物,例如也可以使用如下针织物,即,使用了质量百分比20%以上单丝纤度为0.8~4dtex的纤维素纤维的针织物、且针织物的填充密度为0.26~0.5g/m3的针织物。这种针织物在吸湿性以及除臭功能上也较为优异。
[0043]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如下针织物,即,混织了纤维素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复合线条、和合成纤维的线条进行了混纺的纬平针组织的针织物、且针织物中的纤维素纤维的比例为20%以上的针织物。
[0044]口罩10在背面布料12的表面上具备衬布14b,并且通过衬布14b从而提高了背面布料12的硬度或者刚度。主体部1向前侧鼓出,并在背面布料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具备表面布料和背面布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口罩中,在所述背面布料的所述表面布料侧的表面上具备衬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布料和所述背面布料在前中心处被压接接合,且其接合部从所述表面布料起向前侧露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被压接在所述表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布料以及所述背面布料具有上端部左右连续且与所述上端部相比靠下方左右分离的形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布料以及所述背面布料的所述被左右分离的布料部分在前中心处被接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布料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泰裕吉冈徳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迅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