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8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其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电机以及泵体与电机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机包括厚铸铁材质的上端盖、第一轴承、第三螺钉、定子部件、厚铸铁材质的定子筒、转子部件、第二轴承、第四螺钉、厚铸铁材质的下端盖、厚铸铁材质的压盖和调压囊,所述定子部件过盈配合压入至定子筒内,所述转子部件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插入至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井用潜水泵中采用充油式结构,保证井用潜水泵工作时的热传导良好,润滑效果好,达到冷却散热效果好,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采用结构较厚的铸铁外壳结构,使电机更加耐腐蚀、强度高,使用时更加稳定,从而增加使用寿命。从而增加使用寿命。从而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
,具体为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

技术介绍

[0002]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针对潜水泵的研究也在有序进展。通过市场调研获得现有市场销售的井用潜水电泵多为铸铁节段式结构泵头匹配充水式铁皮筒电机,由于前述结构中井用潜水电泵采用的是冲水式,其存在导热性差、电机内润滑效果差的问题,造成冷却散热效果较差,电机内轴承类零件磨损消耗无保护,使用寿命短,而且铁皮筒电机存在容易锈死堵转、不耐腐蚀、不耐碰撞等质量问题,从而缩短产品寿命短,因此一种充油式井用铸铁潜水电泵正在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在井用潜水泵中采用充油式结构,保证井用潜水泵工作时的热传导良好,润滑效果好,达到冷却散热效果好,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采用结构较厚的铸铁外壳结构,使电机更加耐腐蚀、强度高,使用时更加稳定,从而增加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包括泵体、电机以及泵体与电机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机包括厚铸铁材质的上端盖、第一轴承、第三螺钉、定子部件、厚铸铁材质的定子筒、转子部件、第二轴承、第四螺钉、厚铸铁材质的下端盖、厚铸铁材质的压盖和调压囊,所述定子部件过盈配合压入至定子筒内,所述转子部件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插入至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并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圈过盈配合,所述转子部件贯穿插入定子部件的中腔,且能够在中腔内转动,所述上端盖内圈通过第一轴承与转子部件上端连接,外圈端面通过第三螺钉与定子筒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内圈通过第二轴承与转子部件下端连接,外圈端面通过第四螺钉与定子筒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囊设置在下端盖的里孔内,并通过压盖对里孔进行封堵并对调压囊边缘进行支撑;所述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对上端盖与定子筒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第三密封圈对下端盖与定子筒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定子筒、上端盖、下端盖以及转子部件上下端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密封连接使电机内形成油腔。
[0005]优选的,所述泵体包括橡胶轴承、导流壳、锥套、叶轮、螺栓、泵轴和联架,所述橡胶轴承压装至导流壳的里孔内,所述泵轴贯穿插入橡胶轴承和叶轮内,所述叶轮与泵轴之间通过锥套固定连接,所述联架与导流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联架与导流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07]优选的,所述泵体与电机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钉、第一键、第二键、联轴器、第二螺钉,所述泵体的联架与电机的上端盖之间通过第二螺钉固定,所述转子部件的轴与泵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并通过第一螺钉固定,所述第一键和第二键分别插入联轴器的键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联轴器对应第一螺钉的位置套设有挡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在井用潜水泵中采用充油式结构,保证井用潜水泵工作时的热传导良好,润滑效果好,达到冷却散热效果好,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采用结构较厚的铸铁外壳结构,使电机更加耐腐蚀、强度高,使用时更加稳定,从而增加使用寿命。
[0011]2.本技术中采用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增加电机内的密封性,防止漏油;泵体与电机之间通过联轴器、第一键以及第二键连接,使泵体与电机之间连接密封性更好,连接更稳定;挡圈套设在联轴器的第一螺钉位置处,防止第一螺钉松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电机部分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泵体部分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泵体整体的示意图。
[0015]图中:1、泵体;2、第一螺钉;3、第一键;4、第二键;5、联轴器;6、挡圈;7、第二螺钉;8、电机;101、橡胶轴承;102、导流壳;103、锥套;104、叶轮;105、螺栓;106、第一密封圈;107、泵轴;108、联架;801、上端盖;802、第一轴承;803、第二密封圈;804、第三螺钉;805、定子部件;806、定子筒;807、转子部件;808、第二轴承;809、第三密封圈;810、第四螺钉;811、下端盖;812、压盖;813、调压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包括泵体1、电机8以及泵体1与电机8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机8包括厚铸铁材质的上端盖801、第一轴承802、第三螺钉804、定子部件805、厚铸铁材质的定子筒806、转子部件807、第二轴承808、第四螺钉810、厚铸铁材质的下端盖811、厚铸铁材质的压盖812和调压囊813,所述定子部件805过盈配合压入至定子筒806内,所述转子部件807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插入至第一轴承802和第二轴承808中,并且第一轴承802和第二轴承808内圈过盈配合,所述转子部件807贯穿插入定子部件805的中腔,且能够在中腔内转动,所述上端盖801内圈通过第一轴承802与转子部件807上端连接,外圈端面通过第三螺钉804与定子筒806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811内圈通过第二轴承808与转子部件807下端连接,外圈端面通过第四螺钉810与定子筒806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囊813设置在下端盖811的里孔内,并通过压盖812对里孔进行封堵并对调压囊813边缘进行支撑;所述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03和第三密封圈809,所述第二密封圈803对上端盖801与定子筒806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第三密封圈809对下端盖811与定子筒806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定子筒806、上端盖801、下端盖811以及转子部件807上下端与上端盖801和下端盖811的密封连接使电机8内形成油腔;所述泵体1包括橡胶轴承101、导流壳102、锥套103、叶轮104、螺栓105、泵轴107和联架108,所述橡胶轴承101压装至导流壳102的里孔内,所述泵轴107贯穿插入橡胶轴承101和叶轮104内,所述叶轮104与泵轴107之间通过锥套103
固定连接,所述联架108与导流壳102之间通过螺栓105固定连接;所述联架108与导流壳10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6;所述泵体1与电机8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钉2、第一键3、第二键4、联轴器5、第二螺钉7,所述泵体1的联架108与电机8的上端盖801之间通过第二螺钉7固定,所述转子部件807的轴与泵轴107通过联轴器5连接,并通过第一螺钉2固定,所述第一键3和第二键4分别插入联轴器5的键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电机(8)以及泵体(1)与电机(8)的连接组件,所述电机(8)包括厚铸铁材质的上端盖(801)、第一轴承(802)、第三螺钉(804)、定子部件(805)、厚铸铁材质的定子筒(806)、转子部件(807)、第二轴承(808)、第四螺钉(810)、厚铸铁材质的下端盖(811)、厚铸铁材质的压盖(812)和调压囊(813),所述定子部件(805)过盈配合压入至定子筒(806)内,所述转子部件(807)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插入至第一轴承(802)和第二轴承(808)中,并且第一轴承(802)和第二轴承(808)内圈过盈配合,所述转子部件(807)贯穿插入定子部件(805)的中腔,且能够在中腔内转动,所述上端盖(801)内圈通过第一轴承(802)与转子部件(807)上端连接,外圈端面通过第三螺钉(804)与定子筒(806)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811)内圈通过第二轴承(808)与转子部件(807)下端连接,外圈端面通过第四螺钉(810)与定子筒(806)固定连接,所述调压囊(813)设置在下端盖(811)的里孔内,并通过压盖(812)对里孔进行封堵并对调压囊(813)边缘进行支撑;所述充油式井用潜水电泵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03)和第三密封圈(809),所述第二密封圈(803)对上端盖(801)与定子筒(806)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第三密封圈(809)对下端盖(811)与定子筒(806)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成魏超王兆爽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三鱼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