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3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包括溢流口、大防滑垫、塞部、堰流口、井面大孔、井面小孔、凸起、凹槽、小防滑垫、侧壁孔口和引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大防滑垫,所述大防滑垫上连接有塞部,所述溢流口上开设有堰流口,所述溢流口上开设有井面大孔和井面小孔,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小防滑垫,所述凸起内开设有侧壁孔口,所述溢流口上开设有引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溢流口的高度高于周围底面的特殊形态,以及开设的多个堰流口,将大量的雨水引流,形成较好的水流通道,不易将树叶或者大面积的杂质覆盖,导致堵塞。导致堵塞。导致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


[0001]本技术涉及溢流雨水口篦子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

技术介绍

[0002]溢流井设置于雨水花园、下凹绿地和植草沟等海绵设施中,溢流井标高应低于地面标高5cm,且高于蓄水层底部5

20cm,将超标雨水以溢流形式排入雨水管网,微型溢流井对比普通溢流井,美观度更高,与景观融合性更好,但排水能力相对较小。
[0003]现有微型溢流井结构过于简单,排水能力较弱,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来不及排出,地下排水管理道水流量超过负荷,水流会从溢流井中逆流溢出地表,同时将溢流井内的各种肮脏物质待到地表上,对地表环境造成污染,微型溢流井由于孔口小,再溢流排水时,容易被落叶或垃圾堵塞,导致排水不畅,积水等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以解决技术中溢流雨水口篦子易被堵塞,以及输送水量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包括溢流口、大防滑垫、塞部、堰流口、井面大孔、井面小孔、凸起、凹槽、小防滑垫、侧壁孔口和引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大防滑垫,所述大防滑垫上连接有塞部,所述溢流口上开设有堰流口,所述溢流口上开设有井面大孔和井面小孔,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小防滑垫,所述凸起内开设有侧壁孔口,所述溢流口上开设有引流口。
[0007]优选的,所述溢流口为喇叭状,且所述溢流口伸出大防滑垫的高度在8

10mm内,并且所述溢流口与塞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塞部的长度与大防滑垫的宽度相同,且所述塞部的材质与溢流口的材质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堰流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堰流口关于溢流口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堰流口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两个井面大孔之间的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井面大孔直径为8mm,所述井面小孔的直径为4mm,所述井面小孔数量与井面大孔数量相同,且所述井面大孔和井面小孔之间按照1∶4比例环形阵列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凹槽为花型,且所述凹槽设置在凸起中心位置,并且所述凸起上同样开设有大小孔,其大小孔的直径与井面大孔和井面小孔的直径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小防滑垫宽度是大防滑垫宽度的三分之一,且所述小防滑垫完全覆盖凸起的侧面,并且所述小防滑垫被侧壁孔口隔开成环形围绕在凸起侧面。
[0013]优选的,所述侧壁孔口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侧壁孔口为矩形孔,并且多个所述
侧壁孔口关于凸起圆心环形阵列分布,所述侧壁孔口的宽度与井面大孔直径相同。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通过溢流口的高度高于周围底面的特殊形态,以及开设的多个堰流口,将大量的雨水引流,形成较好的水流通道,不易将树叶或者大面积的杂质覆盖,导致堵塞;
[0016]2.通过溢流口上开设的井面大孔和井面小孔来对水流引流,以及凸起上开设的大小孔来对水流进行多通道的引流和分散,将大量水通过两条通道输送,塞部内的通道和塞部周围的通道双向疏送水量,使得被分解雨水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凸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堰流口的主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塞部的侧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堰流口的侧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溢流口;2、大防滑垫;3、塞部;4、堰流口;5、井面大孔;6、井面小孔;7、凸起;8、凹槽;9、小防滑垫;10、侧壁孔口;11、引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包括溢流口1、大防滑垫2、塞部3、堰流口4、井面大孔5、井面小孔6、凸起7、凹槽8、小防滑垫9、侧壁孔口10和引流口11,溢流口1上连接有大防滑垫2,大防滑垫2上连接有塞部3,溢流口1上开设有堰流口4,溢流口1上开设有井面大孔5和井面小孔6,溢流口1上连接有凸起7,凸起7上开设有凹槽8,凸起7上设置有小防滑垫9,凸起7内开设有侧壁孔口10,溢流口1上开设有引流口11。
[0026]溢流口1为喇叭状,且溢流口1伸出大防滑垫2的高度在8

10mm内,并且溢流口1与塞部3固定连接,塞部3的长度与大防滑垫2的宽度相同,且塞部3的材质与溢流口1的材质相同,堰流口4设置有多个,多个堰流口4关于溢流口1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堰流口4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两个井面大孔5之间的距离。
[0027]井面大孔5直径为8mm,井面小孔6的直径为4mm,井面小孔6数量与井面大孔5数量相同,且井面大孔5和井面小孔6之间按照1∶4比例环形阵列分布,凹槽8为花型,且凹槽8设置在凸起7中心位置,并且凸起7上同样开设有大小孔,其大小孔的直径与井面大孔5和井面小孔6的直径相同,小防滑垫9宽度是大防滑垫2宽度的三分之一,且小防滑垫9完全覆盖凸起7的侧面,并且小防滑垫9被侧壁孔口10隔开成环形围绕在凸起7侧面,侧壁孔口10开设有多个,且多个侧壁孔口10为矩形孔,并且多个侧壁孔口10关于凸起7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侧壁孔口10的宽度与井面大孔5直径相同。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9]参照说明书附图1

5,在使用本技术时,将溢流口1安装到下水道管口或者排水系统的管口上,溢流口1是漏在土壤或者地面上的,由于溢流口1的喇叭状是高于周围的地面的,并且在溢流口1上均匀的开设有堰流口4,能将大量的雨水顺着周围的底面流淌到溢流口1内;
[0030]参照说明书附图1

5,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溢流口1上的井面大孔5和井面小孔6,以及凸起7上的大小孔,将雨水流淌到侧壁孔口10内,或者通过引流口11被引流到另一个通道内,流淌到侧壁孔口10内的水被塞部3上连接的吸水管道排出,此结构能有效的将雨水以堰流的形式进入溢流井内,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溢流井井面被落叶或垃圾覆盖,导致排水不畅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包括溢流口(1)、大防滑垫(2)、塞部(3)、堰流口(4)、井面大孔(5)、井面小孔(6)、凸起(7)、凹槽(8)、小防滑垫(9)、侧壁孔口(10)和引流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上连接有大防滑垫(2),所述大防滑垫(2)上连接有塞部(3),所述溢流口(1)上开设有堰流口(4),所述溢流口(1)上开设有井面大孔(5)和井面小孔(6),所述溢流口(1)上连接有凸起(7),所述凸起(7)上开设有凹槽(8),所述凸起(7)上设置有小防滑垫(9),所述凸起(7)内开设有侧壁孔口(10),所述溢流口(1)上开设有引流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为喇叭状,且所述溢流口(1)伸出大防滑垫(2)的高度在8

10mm内,并且所述溢流口(1)与塞部(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3)的长度与大防滑垫(2)的宽度相同,且所述塞部(3)的材质与溢流口(1)的材质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缓释微型溢流雨水口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流口(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堰流口(4)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希博沈煜陈仁彪魏儒峰沈佳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