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背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1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陆两栖背囊涉及一种用于两栖登陆过程中的运输装备。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分散背囊重力,避免战士肩膀承受过大压力的水陆两栖背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包括主包和固定装置,主包的侧面设置有气囊袋,气囊袋内侧设置有气囊,气囊固定在主包外侧,固定装置包括缚带,缚带设置在主包的侧面,缚带有多段,位于主包侧面上部的缚带沿主包的上方相连接,位于主包侧面下部的缚带沿主包的下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陆两栖背囊设置的缚带可以将背囊产生的重力通过缚带分散到缚带所及的身体其他部位,与现有的背囊仅仅是由肩膀受力不同,可以有效减轻肩膀承担的压力。可以有效减轻肩膀承担的压力。可以有效减轻肩膀承担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栖背囊


[0001]本技术涉及两栖装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背囊。

技术介绍

[0002]两栖作战是一种常见的作战样式,在登陆作战时,恶劣的气候环境和严酷的战场对弹药保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完成在抢滩登岛过程中跨越水际的弹药输送任务,提高弹药保障效能,是渡海登岛作战准备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目前登陆过程中主要需要人工运输作战物资,可以采用例如背包、背囊等方式进行运送。背囊上可以装载气囊,可以在跨越水际时起到很好的效果。运输作战物资的背囊通常重量较重,现有的背囊在绑带设计上不够人性化,通常只由肩膀受力,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对战士的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分散背囊重力,避免战士肩膀承受过大压力的水陆两栖背囊。
[0005]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包括主包和固定装置,主包的侧面设置有气囊袋,气囊袋内侧设置有气囊,气囊固定在主包外侧,固定装置包括缚带,缚带设置在主包的侧面,缚带有多段,位于主包侧面上部的缚带沿主包的上方相连接,位于主包侧面下部的缚带沿主包的下方相连接。
[0006]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主包包括包体和包盖,包体的其中一个长边与包盖固定连接,其他长边和短边通过气密防水拉链与包盖连接。
[0007]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气囊袋包括上袋盖和下袋盖,上袋盖固定在主包侧面的上部,下袋盖固定在主包侧面的下部。
[0008]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上袋盖和下袋盖通过粘扣粘合。/>[0009]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气囊为环装折叠状态,通过单扣锦丝带固定在主包的外侧。
[0010]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主包的下方设置有肩部背带和腰部托板,肩部背带和腰部托板上设置有缓冲海绵。
[0011]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位于主包内部的防震板,防震板设置在包体的底面和短边的侧面。
[0012]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缚带与缚带间通过目字扣和插扣进行连接。
[0013]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其中所述主包的下方设置有提手。
[0014]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设置的缚带可以将背囊产生的重力通过缚带分散到缚带所及的身体其他部位,与现有的背囊仅仅是由肩膀受力不同,可以有效减轻肩膀承担的压力。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水陆两栖背囊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立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水平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气囊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气囊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示意为:1

腰部托板;2

缚带;3

肩部背带;4

提手;5

主包;6

缓冲海绵;7

下袋盖;8

气密防水拉链;9

包盖;10

上袋盖;11

包体;12

气囊;13

单扣锦丝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包括主包5、气囊袋、气囊12和固定装置。
[0023]主包5包括包体11和包盖9,包体11的其中一个长边通过高频焊接工艺与包盖9进行固定连,其他长边和短边通过气密防水拉链8与包盖9进行连接。主包5通过焊接和拉帘与包盖9进行连接,既保证了防水的效果,又保持了连接的状态。当气密防水拉链8打开时,使用者可以向主包5装载或从主包5中拿出物资。
[0024]气囊袋设置在主包5外侧,连接在主包5四周的侧面上。气囊袋包括上袋盖10和下袋盖7,上袋盖10固定在主包5侧面的上部,下袋盖7固定在主包5侧面的下部,上袋盖10和下袋盖7通过粘扣粘合。
[0025]气囊袋内侧设置有气囊12,气囊12为环装折叠状态,通过单扣锦丝带13穿绳工艺固定于包体11的外侧面。当气囊12充气时,可以将上袋盖10和下袋盖7撑开。
[0026]主包5的下方设置有提手4、肩部背带3和腰部托板1。肩部背带3和腰部托板1上设置有缓冲海绵6。缓冲海绵6可以直接与人体的肩部、后背和腰部接触,减少人体受到的冲击。
[0027]固定装置包括位于主包5内部的防震板和位于主包5外部的缚带2。防震板设置在包体11的底面和短边的侧面,起到支撑和防震的作用。缚带2具有多段,设置在主包5的侧面四周,通过目字扣和插扣进行连接,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围度。位于主包5侧面上部的缚带2沿主包5上方,即包盖9上方,两两对接,起到固定包盖9的作用;位于主包5侧面下部的缚带2沿主包5下方,即包体11底面,两两对接。由于缚带2有多条,其在包体11底面连接时,可以与人体前部的多个部位相接触,使包体11的重量可以分担到身体的不同部位,避免由肩膀单一受力。
[0028]本技术水陆两栖背囊设置的缚带可以将背囊产生的重力通过缚带分散到缚带所及的身体其他部位,与现有的背囊仅仅是由肩膀受力不同,可以有效减轻肩膀承担的压力。
[002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背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包和固定装置,主包的侧面设置有气囊袋,气囊袋内侧设置有气囊,气囊固定在主包外侧,固定装置包括缚带,缚带设置在主包的侧面,缚带有多段,位于主包侧面上部的缚带沿主包的上方相连接,位于主包侧面下部的缚带沿主包的下方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包包括包体和包盖,包体的其中一个长边与包盖固定连接,其他长边和短边通过气密防水拉链与包盖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包括上袋盖和下袋盖,上袋盖固定在主包侧面的上部,下袋盖固定在主包侧面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背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张学宋新军彭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维高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