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85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包括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水稳定流速并加快沉淀的沉淀机构,包括用于清理沉淀污泥的清泥机构,还包括用于快速并连续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的絮凝机构;所述沉淀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泥机构上方,所述絮凝机构设置在所述沉淀机构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电机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第一水泵通过进水管将污水输送至絮凝仓内部,同时第二水泵通过输送管将絮凝剂输送至絮凝仓内部,搅拌叶带动絮凝仓内部的污水与絮凝剂在絮凝仓内部进行旋转,当输送至絮凝仓内部的污水与絮凝剂到达一定高度后通过出水管排出,在此过程中,快速使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并增加其混合时间使其提高混合效果。并增加其混合时间使其提高混合效果。并增加其混合时间使其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配合絮凝剂使用;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13012133U,核黄素发酵废水综合利用的絮凝沉淀池,包括通过水管连通的絮凝池及沉淀池,絮凝池上设有进水管及絮凝剂料斗,絮凝池内设有水轮;沉淀池的中部的上十字固定架及下十字固定架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倾斜的沉降板,沉淀池中的竖直进水管依次贯穿下十字固定架、上十字固定架的中心并与之转动连接,竖直进水管的上端连接有喷头,下端贯穿沉淀池底部后通过旋转接头与水管连接,竖直进水管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一及齿轮二与转动电机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絮凝剂与废水混合充分,提高了絮凝剂的利用率,提高了絮凝沉淀效果及效率,提高了上清液与絮凝沉淀物的分离效果与效率;
[0004]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水管将污水排入絮凝池中,通过絮凝剂料斗将絮凝剂倒入絮凝池中,污水与絮凝剂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水轮上,使水轮旋转,以此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在此过程中进水管排出的污水高度高于水轮时,污水无法再落在水轮上,无法使水轮进行旋转,可能造成污水与絮凝剂无法完全混合,导致絮凝效果降低,影响絮凝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包括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水稳定流速并加快沉淀的沉淀机构,包括用于清理沉淀污泥的清泥机构,还包括用于快速并连续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的絮凝机构;
[0008]所述沉淀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泥机构上方,所述絮凝机构设置在所述沉淀机构后方;
[0009]所述絮凝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沉淀机构后方,所述支撑块上方固定安装有絮凝仓,所述絮凝仓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絮凝仓后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絮凝仓前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絮凝仓一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
[0010]优选的,所述沉淀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水管后方,所述连接框前方固定安装有沉淀框,所述沉淀框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稳定板,所述沉淀
框前方固定安装有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前方固定安装有收集管。
[0011]优选的,所述清泥机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框下方,所述支撑框内部四个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支撑框上方固定安装有收集框,且位于四个所述斜板下方,所述收集框后方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三水泵。
[0012]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一侧,且所述输送管与所述进水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进水管输出方向与所述输送管输出方向呈直角。
[0013]优选的,所述稳定板每两个呈交叉状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框内部两侧,且所述稳定板底部高度高于所述沉淀框底部高度。
[0014]优选的,所述斜板设置为梯形,且四个所述斜板呈漏斗状固定连接。
[0015]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电机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第一水泵通过进水管将污水输送至絮凝仓内部,同时第二水泵通过输送管将絮凝剂输送至絮凝仓内部,搅拌叶带动絮凝仓内部的污水与絮凝剂在絮凝仓内部进行旋转,当输送至絮凝仓内部的污水与絮凝剂到达一定高度后通过出水管排出,在此过程中,快速使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并增加其混合时间使其提高混合效果。
[0016]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的絮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的絮凝机构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的沉淀机构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的清泥机构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絮凝机构;2、沉淀机构;3、清泥机构;101、支撑块;102、絮凝仓;103、电机;104、搅拌叶;105、进水管;106、出水管;107、第一水泵;108、输送管;109、第二水泵;201、连接框;202、沉淀框;203、稳定板;204、收集仓;205、收集管;301、支撑框;302、斜板;303、收集框;304、排污管;305、第三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

图5所示,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包括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水稳定流速并加快沉淀的沉淀机构2,包括用于清理沉淀污泥的清泥机构3,还包括用于快速并连续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的絮凝机构1;
[0029]沉淀机构2设置在清泥机构3上方,絮凝机构1设置在沉淀机构2后方。
[0030]请参阅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絮凝机构1包括支撑块101,支撑块101位于沉淀机构2后方,支撑块101上方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絮凝仓102,絮凝仓102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103,电机103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04,絮凝仓102后方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05,进水管105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07,絮凝仓102前方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06,絮凝仓102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08,输送管108位于进水管105一侧,且输送管108与进水管105位于同一平面,进水管105输出方向与输送管108输出方向呈直角,输送管108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09,第一水泵107通过进水管105将污水输送至絮凝仓102内部,第二水泵109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包括用于将与絮凝剂混合后的污水稳定流速并加快沉淀的沉淀机构(2),包括用于清理沉淀污泥的清泥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快速并连续将污水与絮凝剂混合的絮凝机构(1);所述沉淀机构(2)设置在所述清泥机构(3)上方,所述絮凝机构(1)设置在所述沉淀机构(2)后方;所述絮凝机构(1)包括支撑块(101),所述支撑块(101)位于所述沉淀机构(2)后方,所述支撑块(101)上方固定安装有絮凝仓(102),所述絮凝仓(102)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103),所述电机(103)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04),所述絮凝仓(102)后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05),所述进水管(105)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07),所述絮凝仓(102)前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06),所述絮凝仓(102)一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08),所述输送管(108)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机构(2)包括连接框(201),所述连接框(201)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水管(106)后方,所述连接框(201)前方固定安装有沉淀框(202),所述沉淀框(202)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稳定板(20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东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