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82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1
本申请涉及电梯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包括顶板、三角钢架、挡隙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三角钢架与所述顶板底壁连接;所述挡隙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挡隙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相对两端,所述挡隙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顶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使两块所述挡隙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本申请具有通过三角钢架便于支撑顶板,通过顶板便于供施工人员站立,通过驱动机构便于驱使两块挡隙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减少防护装置与电梯井道之间的摩擦,通过挡隙板便于遮挡顶板和电梯井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在延长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杂物从缝隙掉落的可能性的效果。低杂物从缝隙掉落的可能性的效果。低杂物从缝隙掉落的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井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轿厢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电梯井道是轿厢和对重装置或液压缸柱塞运动的空间,由井道壁、底板和顶板构成,采用加钢筋混凝土圈梁或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3]申请号为201810193456.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包括表面设置通孔的矩形的平板以及设置在平板下端面的斜撑和立撑;所述立撑竖直设置在平板的一侧,斜撑一端与立撑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平板相对的另一侧连接;平板的下端面对应通孔固定设置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内设置能够上下移动的供料部;平板上端面设置吊环。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为了避免杂物从平台和电梯井侧壁之间的缝隙掉落,将设于底座顶端的平台架与电梯井道的内侧壁紧贴,但是,在提升操作平台时,操作平台与电梯井道内侧壁之间刮蹭的可能性较大,影响操作平台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在延长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杂物从缝隙掉落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包括顶板、三角钢架、挡隙板以及驱动机构;
[0008]所述三角钢架与所述顶板底壁连接;
[0009]所述挡隙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挡隙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相对两端,所述挡隙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顶板所在平面平行;
[0010]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用于使两块所述挡隙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驱动机构施力,使得两块挡隙板相向运动,然后在向顶板施力,使得顶板在电梯井道内沿高度方向运动,完成防护装置的位置变换,防护装置到达新的位置后,将三角钢架和顶板与电梯井道固定,然后再次调节驱动机构将挡隙板伸出挡住顶板和电梯井道之间的间隙即可;设计的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通过三角钢架便于支撑顶板,通过顶板便于供施工人员站立,通过驱动机构便于驱使两块挡隙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减少防护装置与电梯井道之间的摩擦,通过挡隙板便于遮挡顶板和电梯井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在延长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杂物从缝隙掉落的可能性。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线盘、牵引线、驱动组件以及锁定组件;
[0013]所述卷线盘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
[0014]所述牵引线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牵引线一端绕设于所述卷线盘上,另一端与所述挡隙板连接;
[0015]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作用于两块所述挡隙板上,用于使两块所述挡隙板相互远离;
[0016]所述锁定组件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卷线盘。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驱动机构,通过卷线盘便于驱使牵引线运动,通过牵引线便于牵动挡隙板靠近另一块挡隙板,通过驱动组件便于使两块挡隙板相互远离,通过锁定组件便于固定卷线盘。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挡隙板位于所述顶板下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位于顶板下方的挡隙板,可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妨碍。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压缩弹簧;
[0021]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挡隙板连接,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三角钢架滑动连接;
[0022]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三角钢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隙板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驱动组件,通过导向杆便于控制挡隙板的滑动方向,通过压缩弹簧便于使挡隙板朝向远离三角钢架一侧运动。
[002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与所述卷线盘螺纹连接,且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锁定螺栓插入的螺栓孔。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锁定组件,通过锁定螺栓便于固定卷线盘。
[002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三角钢架包括竖杆、横挡条、斜撑杆以及中撑杆;
[0027]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竖杆均垂直连接于所述顶板上;
[0028]所述横挡条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横挡条与所述竖杆垂直连接;
[0029]所述斜撑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斜撑杆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杆连接;
[0030]所述中撑杆与所述斜撑杆连接,且所述中撑杆与所述顶板垂直连接。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三角钢架,通过竖杆和横挡条便于和电梯井道阳角配合实现顶板的位置固定,通过斜撑杆和中撑杆便于进一步提高顶板的结构稳定性。
[003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斜撑杆上螺纹连接有调平螺杆,所述调平螺杆轴向与所述顶板底壁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调平螺杆,便于调整顶板的水平度。
[003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调平螺杆一端连接有散力盘。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散力盘,可以降低调平螺杆对电梯井道内侧壁的损害。
[003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7]1.设计的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通过三角钢架便于支撑顶板,通过顶板便于供施工人员站立,通过驱动机构便于驱使两块挡隙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减少防护装置与电梯井道之间的摩擦,通过挡隙板便于遮挡顶板和电梯井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在延长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杂物从缝隙掉落的可能性。
[0038]2.设计的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通过导向杆便于控制挡隙板的滑动方向,通过压
缩弹簧便于使挡隙板朝向远离三角钢架一侧运动。
[0039]3.设计的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通过竖杆和横挡条便于和电梯井道阳角配合实现顶板的位置固定,通过斜撑杆便于进一步提高顶板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42]图3是图1的仰视图。
[0043]图4是图1隐藏卷线盘和锁定螺栓后的俯视图。
[0044]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11、螺栓孔;2、三角钢架;21、竖杆;22、横挡条;23、斜撑杆;24、中撑杆;3、挡隙板;4、驱动机构;41、卷线盘;42、牵引线;43、驱动组件;431、导向杆;432、压缩弹簧;44、锁定组件;441、锁定螺栓;5、调平螺杆;6、散力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
[0047]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包括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三角钢架(2)、挡隙板(3)以及驱动机构(4);所述三角钢架(2)与所述顶板(1)底壁连接;所述挡隙板(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挡隙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1)相对两端,所述挡隙板(3)所在平面与所述顶板(1)所在平面平行;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顶板(1)上,用于使两块所述挡隙板(3)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卷线盘(41)、牵引线(42)、驱动组件(43)以及锁定组件(44);所述卷线盘(41)与所述顶板(1)转动连接;所述牵引线(42)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牵引线(42)一端绕设于所述卷线盘(41)上,另一端与所述挡隙板(3)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组件(43)分别作用于两块所述挡隙板(3)上,用于使两块所述挡隙板(3)相互远离;所述锁定组件(44)安装于所述顶板(1)上,用于固定所述卷线盘(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隙板(3)位于所述顶板(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导向杆(431)和压缩弹簧(432);所述导向杆(431)与所述挡隙板(3)连接,且所述导向杆(431)与所述三角钢架(2)滑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彦明李依涛杜丕刚鲁军孙斯超胡俊杰杜奇彭文博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