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前照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客户需求,在汽车车灯的设计与制造中,以多种功能灯模块组装形成的组合车灯是主要的需求趋势,不仅占用空间少,且功能多样。现有的组合车灯中,通常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位置灯模块、远近光模块与辅助远光模块。远近光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目前,这些热量仅通过将远近光模块安装到散热片上来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该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安装在前照灯的壳体内,并与壳体内的远近光模块对应设置,远近光模块包括远光灯单元与近光灯单元;所述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包括两件散热片、风道单元及散热风扇,一散热片固定在远光灯单元的后端,另一散热片固定在近光灯单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安装在前照灯的壳体(101)内,并与壳体(101)内的远近光模块对应设置,远近光模块包括远光灯单元(102)与近光灯单元(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包括两件散热片(10)、风道单元(20)及散热风扇(30),一散热片(10)固定在远光灯单元(102)的后端,另一散热片(10)固定在近光灯单元(103)的后端;所述风道单元(20)固定在壳体(101)内,并设置在两件散热片(10)的下方,所述风道单元(20)在其顶端对应每一散热片(10)设有一出风口(201)、在其底端设有一进风口(202)以及在其内形成有连通进风口(202)与每一出风口(201)的送风道;所述散热风扇(30)固设在风道单元(20)的进风口(202)上,供散热风扇(30)对送风道送风,风沿送风道输送,并从两个出风口(201)分别对两件散热片(10)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道在邻近出风口(201)的一端内形成有进风腔(203),所述进风腔(203)内设有将进风腔(203)的两侧分隔开的隔板(204),通过隔板(204)在送风道内间隔形成第一风道(205)与第二风道(206),第一风道(205)连通邻近远光灯单元(102)的出风口(201)与进风口(202),第二风道(206)连通邻近近光灯单元(103)的出风口(201)与进风口(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的远近光模块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单元(20)包括前风道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仲新,高坤,董留成,潘明洋,罗宗明,梁妙玲,范豪杰,张望全,王正伟,苏少宇,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照明系统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