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68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以解决现有脊柱训练康复器,靠人压椅背实现腰椎的放松训练,增加训练人员的体力过多消耗,起不到很好的训练问题。其中主体支撑单元中的连接销与动力升降单元中的气弹簧导杆通过螺栓连接,座板支撑梁与从动单元中的弯曲梁通过右销轴销连接。动力升降单元的电推杆通过程序进行上下伸缩运动,带动座板支撑梁上下运动,气弹簧导杆起到稳固作用;从而带动从动单元做前后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智能主动控制安全性高,通过软件控制以及传感器数据采集,科学合理制定训练方案,设备有体态评估、记录、分析功能。分析功能。分析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


[0001]本技术属于腰椎训练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人们工作中、生活中长时间的坐立办公、伏案工作及出行交通上的司机长时间驾驶,以上因坐姿的不正确性,造成颈椎与腰椎的生理曲度变形,长此下去,就会引发严重的颈椎痛与腰疼,因此在长时间的办公或是长时间的驾驶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
[0003]现有的设备中都是采用主动的方式进行腰椎的放松训练,专利号:201621024136.7公开的脊柱训练康复器,在训练时,通过手动转动摇杆,使固定杆转动,继而通过驱动齿轮驱动一级齿轮转动,一级齿轮与转轴、二级齿轮共同转动,二级齿轮驱动固定齿轮转动,从而调整扭簧的弹力,从而调整椅背的恢复弹力大小,合适后使用者背部向后靠,然后在椅背的恢复力作用下回复,从而左往复运动以训练背部和腰部肌肉,达到脊椎的复位、恢复和训练的目的。以上的恢复训练都是采用训练者施力压倒椅背来进行训练(即主动训练),这样对于工作一天的需要进行训练的人员来说,无疑又增加了额外的体力消耗,所以起不到很好的腰椎训练,鉴于此,一种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是业内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以解决现有脊柱训练康复器,靠人压椅背实现腰椎的放松训练,增加训练人员的体力过多消耗,起不到很好的训练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其组成包括:主体支撑单元1、动力升降单元2和从动单元3,其中主体支撑单元1中的连接销102

2与动力升降单元2中的气弹簧导杆205通过螺栓连接,座板支撑梁204与从动单元3中的弯曲梁301通过右销轴301

3连接。动力升降单元2的电推杆201通过程序进行上下伸缩运动,带动座板支撑梁204上下运动,气弹簧导杆205起到稳固作用;从而带动从动单元3做前后往复运动。
[0007]所述的主体支撑单元1由底部前端圆管101、斜边方管102、底边方管103和立边方管104组成,其中底部前端圆管101与斜边方管102通过焊接连接,底边方管103与底部前端圆管101通过焊接连接,立边方管104与底边方管10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底部前端圆管101上设有电源接口101

1;所述的斜边方管102由腿部支撑杆102

1和连接销102

2组成,其中腿部支撑杆102

1与斜边方管102通过焊接连接,两个腿部支撑杆102

1采用圆管外包海绵起到软支撑保护小腿及定位效果,斜边方管102的顶端左右设有连接销102

2,方便用于固定气弹簧导杆205;所述的底边方管103由耳座103

1和脚垫103

2组成,其中耳座103

1与底边方管103通过焊接连接,脚垫103

2与底边方管10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立边方管104上设有电推杆辅助固定卡扣104

1,并与立边方管104通过螺栓连接。
[0008]所述的动力升降单元2由电推杆201、压力传感器202、座板203、座板支撑梁204、气弹簧导杆205组成,其中电推杆201的内缸顶端与压力传感器202通过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202的上端面与座板支撑梁2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座板203与座板支撑梁204通过螺栓固定,气弹簧导杆205的一端与座板支撑梁204的前端通过固定销204

1连接,气弹簧导杆205的另一端与斜边方管102通过连接销102

2连接,气弹簧导杆205能随着座板203的上下运动收缩长度,以便起到稳固座板的效果;所述的座板支撑梁204的前端左右设有固定销204

1,用来连接气弹簧导杆205;座板支撑梁204的尾端设有固定孔,用来连接从动单元3中的弯曲梁301。工作时,通过电推杆201的上下运动带动压力传感器202、座板支撑梁204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座板203支撑或随着人体臀部做上下往复运动。
[0009]所述的从动单元3由弯曲梁301、脊柱支撑梁302、头枕固定座303、减震弹簧组件304、从动轮组件305组成,其中弯曲梁301与脊柱支撑梁302通过左销轴301

4连接,并可相对转动,头枕固定座303与脊柱支撑梁302通过焊接连接,头枕固定座303焊接位置在脊柱支撑梁302的背部支撑杆302

1后端,减震弹簧组件304与弯曲梁301中的支撑座组件301

1嵌套连接,从动轮组件305中的主体管305

1与弯曲梁301通过焊接连接;
[0010]所述的弯曲梁301由支撑座组件301

1、加强板301

2、右销轴301

3、左销轴301

4组成,其中支撑座组件301

1和加强板301

2与弯曲梁301通过焊接连接,右销轴301

3和左销轴301

4与弯曲梁301通过轴承连接,支撑座组件301

1用来放置减震弹簧组件304;
[0011]所述的脊柱支撑梁302由背部支撑杆302

1和握把302

2,其中两个背部支撑杆302

1与脊柱支撑梁302通过焊接连接,握把302

2与脊柱支撑梁302的顶端通过焊接连接,握把302

2上带有抓握橡胶,起到增加摩擦力、提升抓握感的效果;
[0012]所述的头枕固定座303上设有头枕303

1,起到对人体仰卧运动时的头颈支撑效果;
[0013]所述的减震弹簧组件304由弹簧304

1、导杆304

2、滚动接触轮304

3和尾部限位螺栓304

4,其中弹簧304

1套在导杆304

2上,滚动接触轮304

3与导杆304

2通过销轴连接,导杆304

2的尾部穿过支撑座组件301

1的底部孔位,并与尾部限位螺栓304

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从而起到防止减震弹簧组件304因弹簧的反向作用力而脱离支撑座组件301

1的现象;减震弹簧组件304的滚动接触轮304

3顶在脊柱支撑梁302的下端,来缓解在人体重力原因下机械结构的突然启停造成的顿挫感给背部带来的不适感。
[0014]所述的从动轮组件3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腰椎放松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主体支撑单元(1)、动力升降单元(2)和从动单元(3)组成,其中主体支撑单元(1)中的连接销(102

2)与动力升降单元(2)中的气弹簧导杆(205)通过螺栓连接,座板支撑梁(204)与从动单元(3)中的弯曲梁(301)通过右销轴(301

3)连接;主体支撑单元(1)由底部前端圆管(101)、斜边方管(102)、底边方管(103)和立边方管(104)组成,其中底部前端圆管(101)与斜边方管(102)通过焊接连接,底边方管(103)与底部前端圆管(101)通过焊接连接,立边方管(104)与底边方管(10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底部前端圆管(101)上设有电源接口(101

1);所述的斜边方管(102)由腿部支撑杆(102

1)和连接销(102

2)组成,其中腿部支撑杆(102

1)与斜边方管(10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斜边方管(102)的顶端左右设有连接销(102

2);所述的底边方管(103)由耳座(103

1)和脚垫(103

2)组成,其中耳座(103

1)与底边方管(103)通过焊接连接,脚垫(103

2)与底边方管(10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立边方管(104)上设有电推杆辅助固定卡扣(104

1),并与立边方管(104)通过螺栓连接;动力升降单元(2)由电推杆(201)、压力传感器(202)、座板(203)、座板支撑梁(204)、气弹簧导杆(205)组成,其中电推杆(201)的内缸顶端与压力传感器(202)通过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202)的上端面与座板支撑梁(2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座板(203)与座板支撑梁(204)通过螺栓固定,气弹簧导杆(205)的一端与座板支撑梁(204)的前端通过固定销(204

1)连接,气弹簧导杆(205)的另一端与斜边方管(102)通过连接销(102

2)连接;所述的座板支撑梁(204)的前端左右设有固定销(204

1);从动单元(3)由弯曲梁(301)、脊柱支撑梁(302)、头枕固定座(303)、减震弹簧组件(304)、从动轮组件(305)组成,其中弯曲梁(301)与脊柱支撑梁(302)通过左销轴(3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桐藏德喜孟庆新姜大伟常笑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伯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