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68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旨在提供一种容易刺入人体节约时间的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它包括套管、针芯和推盖,针芯置于套管的内侧,针芯的左端置于套管左端外,针芯包括针头和针杆,针头的左端置于套管的左端的左外侧,针头的右端置于套管左端的内侧,针头的左端头设为尖头,针头的外侧面为弧面,针头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针头与套管的左端内侧滑动接触,针杆置于套管内侧,针杆的左端与针头的右端固定连接,针杆的右端悬空,推盖可拆卸安装在套管的右端上,针杆的右端与推盖接触,套管的左端的外侧面上固定套设安装有螺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穿刺时间短,达到了容易刺入人体节约时间的目的。节约时间的目的。节约时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的
,尤其是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椎间孔镜是医疗器械的一种,属于内窥镜种类之内;穿刺定位器又称穿刺器,在使用椎间孔镜之前,先将人体麻醉,然后需要用穿刺器对人体进行穿刺制造出进入人体的通道,椎间孔镜通过穿刺器进入人体进行手术,穿刺器包括套管和针芯,针芯放入套管内,通过针芯前端刺入人体,然后套管前端跟进一同进入人体,直到套管完全进入人体要手术部位,从套管内取出针芯,套管留在人体上作为通道使用,为避免因消毒不好导致交叉感染,穿刺器多为一次性有硬弹性的塑料,穿刺器套管为圆形筒状,其外表虽然光滑,但进入人体时与人体组织发生刮擦,容易发生卡滞导致很难进入人体,医生在使用时候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穿刺,穿刺器在使用上存在浪费时间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851603U,授权公告日20190514,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穿刺定位器,包括穿刺针、针芯、导丝(12)以及多级孔径的扩张管(13),其特点是:所述穿刺定位器有套管(1)和导钻(2),导钻(2)的前段设有钻头(4),导钻(2)的外径与套管(1)的内径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实现套管连同导钻或内管沿导丝到达骨面后即可卡在骨面上,再用导钻在骨面上钻孔后替代导丝引导扩张管进行扩孔操作,实现可以防止扩张管的径向移位和轴向摆动,避免了因导丝晃动或移位所造成的偏差;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套管为传统普通套管,使用过程需要医生用力推入人体内,刺入时间长,使用浪费时间。
[0004]综上所述,目前的穿刺器,由于其套管与人体组织容易发生刮擦卡滞,不容易刺入人体,刺入人体过程时间比较长,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穿刺器刺入人体过程耗时长的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刺入人体节约时间的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包括套管、针芯和推盖,所述针芯置于套管的内侧,所述针芯的左端置于套管左端外,所述针芯包括针头和针杆,所述针头的左端置于套管的左端的左外侧,所述针头的右端置于套管左端的内侧,所述针头的左端头设为尖头,所述针头的外侧面为弧面,所述针头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针头与套管的左端内侧滑动接触,所述针杆置于套管内侧,所述针杆的左端与针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针杆的右端
悬空,所述推盖可拆卸安装在套管的右端上,所述针杆的右端与推盖接触,所述套管的左端的外侧面上固定套设安装有螺纹管。
[0008]操作时,握住推盖和套管的右端,利用套管内的针芯先刺入人体,然后套管跟进,针芯由针头和针杆构成,针芯的最大外径略大于套管的内径,套管具有硬弹性,针芯插入到套管内二者紧密配合,针头的尖头刺入人体然后慢慢整个针头进入人体,接着套管跟进,套管上套设螺纹管左端开始进入人体,旋转套管,因为有螺纹管,螺旋管提供的动力远远大于套管外侧和人体组织发生刮擦卡滞的阻力,套管容易旋转进入,针头在前面不断进入人体,套管也很快持续跟进,整个穿刺时间短,达到了容易刺入人体节约时间的目的。
[0009]作为优选,所述螺纹管为半内嵌安装在套管的外侧面内。如果螺纹管整个固定套在套管上,螺纹管的直径比套管大很多,在进入人体时候,螺纹管会对穿刺的孔进一步扩大,对人体伤害大,螺纹管半内嵌在套管外侧使得其直径尽量接近套管,避免过大撑开人体组织,产生创口小。
[0010]作为优选,所述螺纹管的两端与套管的外侧面通过圆弧面为平滑过度连接。如果螺纹管只是套接在套管外面,套管两端会凸出在套管外部,在旋转套管时候螺纹管的凸出会再次刮伤人体组织造成非必要二次创伤,防止螺纹管两端尖锐对人体产生二次损伤,对人体伤害小。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推盖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套管的形状为圆形筒状,所述推盖与套管为共轴设置,所述推盖的左端面上设有环孔,所述环孔的形状为圆环形状,所述环孔与推盖为共轴设置,所述环孔为盲孔,所述套管通过环孔与推盖构成插拔式可拆卸连接。推盖通过环孔安装在套管的右端上,如果环孔为方形环状,则转动套管时推盖也要跟着转动,不方便穿刺时提供推力,穿刺过程当要旋转套管时,手顶着推盖,转动套管即可,环孔使得推盖不用转动始终保持推力,穿刺速度快。
[0012]作为优选,所述环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环孔的开口宽度小于其底部宽度。环孔截面形状为方形会很难夹住套管侧壁,推盖容易脱落,环孔截面形状为梯形,可以让套管侧壁插入到环孔内后稳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右端侧壁内外两圆边设为倒角。套管容易插入到环孔内,套管与推盖容易方便连接,节约操作时间。
[0014]作为优选,所述推盖的左端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盲孔,所述针杆的右端端头置于定位孔内,所述针杆通过定位孔与推盖接触。针杆的右端为悬空,穿刺操作时候容易走位,会带动针头摇动,针头定位不准,推盖安装到套管上时针杆的右端在定位孔内,使得穿刺时针头不摇动,穿刺定位准。
[0015]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为圆台型,所述定位孔的开口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所述定位孔的开口直径大于针杆的直径,所述定位孔的底面直径小于针杆的直径。定位孔若和针杆都为圆形,针杆不容易进入到定位孔内,定位孔为圆台型且开口比针杆大,针杆容易进入,方便定位。
[0016]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左端侧壁外侧边设为倒斜角,所述倒斜角的外侧面与套管的左端面通过弧面平滑过度。套管左端会跟进刺入人体,左端外边不设置倒斜角和弧面过度,会有锋利边缘对人体二次伤害,以及锋利边缘会阻止套管进入人体增加穿刺时间。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螺旋管提供的动力远远大于套管外侧和人体组织发生
刮擦卡滞的阻力,套管容易旋转进入,针头在前面不断进入人体,套管也很快持续跟进,整个穿刺时间短,达到了容易刺入人体节约时间的目的;螺纹管半内嵌在套管外侧使得其直径尽量接近套管,避免过大撑开人体组织,产生创口小;对人体伤害小;环孔使得推盖不用转动始终保持推力,穿刺速度快;套管与推盖容易方便连接,节约操作时间;穿刺定位准;方便定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是图1在A

A处剖视后的爆炸图;
[0020]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1]图4是图2在B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1.套管,2.针芯,3.推盖,4.针头,5.针杆,6.尖头,7.螺纹管,8.圆弧面,9.环孔,10.倒角,11.定位孔,12.倒斜角,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其特征是,包括套管(1)、针芯(2)和推盖(3),所述针芯(2)置于套管(1)的内侧,所述针芯(2)的左端置于套管(1)左端外,所述针芯(2)包括针头(4)和针杆(5),所述针头(4)的左端置于套管(1)的左端的左外侧,所述针头(4)的右端置于套管(1)左端的内侧,所述针头(4)的左端头设为尖头(6),所述针头(4)的外侧面为弧面,所述针头(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针头(4)与套管(1)的左端内侧滑动接触,所述针杆(5)置于套管(1)内侧,所述针杆(5)的左端与针头(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针杆(5)的右端悬空,所述推盖(3)可拆卸安装在套管(1)的右端上,所述针杆(5)的右端与推盖(3)接触,所述套管(1)的左端的外侧面上固定套设安装有螺纹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螺纹管(7)为半内嵌安装在套管(1)的外侧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螺纹管(7)的两端与套管(1)的外侧面通过圆弧面(8)为平滑过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推盖(3)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套管(1)的形状为圆形筒状,所述推盖(3)与套管(1)为共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苗吴斌武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