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及轴承垫片测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52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及轴承垫片测选装置;旋转装置包括固定筒、支撑筒、涨套、涨紧头、芯轴、传动轴、直线驱动缸;支撑筒转动安装在固定筒内;涨套安装在支撑筒顶部;直线驱动缸同轴固定在固定筒下方;直线驱动缸包括缸体、活塞套和中空活塞杆;活塞套轴向滑动在缸体内,中空活塞杆转动安装在活塞套内;传动轴与中空活塞杆同轴设置,并由驱动电机驱动自转;涨紧头底部的连接轴穿过涨套伸入支撑筒内;芯轴与传动轴只能轴向滑动地连接在一起;芯轴上端穿过中空活塞杆与支撑筒内的连接轴螺纹连接;涨紧头用于使涨套变形以夹紧非花键中间轴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地实现非花键中间轴的夹持和旋转,便于轴承垫片的动态测选。片的动态测选。片的动态测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及轴承垫片测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及轴承垫片测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中间轴总成装配时,需先测量获取中间轴上两个轴承间的轴向间距以及下部轴承外圈至圆锥齿轮大端面的轴向间距,以便用户测算出总成装配时需加装的轴承垫片厚度,使中间轴上轴承的游隙符合要求。由于轴承工作过程中温度升高会发生热膨胀,使轴承的游隙变小,因此在进行轴向间距测量时,需使中间轴的轴体旋转,并按压轴承外圈,以模拟轴承工作状态,从而获取工作状态下两个轴承外圈与圆锥齿轮大端面的轴向间距D1、D2,使得获取的轴向间距更加符合最终的使用状态,从而保证加装轴承垫片的合理性;但一些中间轴的轴体内孔不具有花键,无法通过花键联接驱动单元,因此,如何驱动非花键中间轴的轴体的转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及轴承垫片测选装置,以便在测选轴承垫片时能对非花键中间轴的轴体进行夹持旋转,从而便于后续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用于驱动非花键中间轴的轴体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筒(21)、支撑筒(22)、涨套(23)、涨紧头(24)、芯轴(25)、直线驱动缸(26)、传动轴(27)和驱动电机(28);所述支撑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固定板(11)和辅助支撑板(12);所述固定筒(21)固定在固定板(11)上,所述支撑筒(22)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筒(21)内;所述涨套(23)同轴安装在支撑筒(22)的顶部;所述直线驱动缸(26)同轴固定在固定筒(21)的下方;所述直线驱动缸(26)包括缸体(261)、活塞套(262)和中空活塞杆(263);所述活塞套(262)沿其轴向滑动设置在缸体(261)内;所述中空活塞杆(263)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活塞套(262)内;所述传动轴(27)转动安装在辅助支撑板(12)上,且传动轴(27)与中空活塞杆(263)同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28)驱动所述传动轴(27)自转;所述涨紧头(24)的底部同轴固定有连接轴(241),所述连接轴(241)的下端穿过涨套(23)伸入支撑筒(22)内;所述芯轴(25)的下端与传动轴(27)的上端在二者的轴向方向上滑动配合,且芯轴(25)与传动轴(27)不能相互转动;所述芯轴(25)的上端穿过中空活塞杆(263)后伸入支撑筒(22)内与连接轴(24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241)与支撑筒(22)不能相互转动;所述芯轴(25)与中空活塞杆(263)相对固定,所述芯轴(25)与支撑筒(22)不能相互转动;所述涨紧头(24)用于使涨套(23)变形以夹紧非花键中间轴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套(23)为牛筋套;所述涨紧头(24)为压头,所述压头向下运动时压缩牛筋套以使牛筋套外径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套(23)为金属涨套,所述涨紧头(24)为内撑头;所述内撑头具有呈倒锥状的外锥面;所述金属涨套内具有与所述外锥面配合的内锥面,且内锥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轴向延伸的涨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5)与支撑筒(22)通过花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非花键中间轴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2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定位销(22a),所述定位销(22a)的中心线与支撑筒(22)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连接轴(241)的侧壁上开有供定位销(22a)穿过的竖直条形孔(2411);所述定位销(22a)与竖直条形孔(2411)在竖直方向上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贺洪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