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7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包括外衣、里衣、外裤和里裤;外衣和外裤分别设置在里衣和里裤的外部;外衣、里衣、外裤和里裤中包括表层、絮片层和相变层;絮片层中包括薄片,相邻薄片形成微环境;絮片层包裹相变层,相变层由相变衬布构成;外裤和里裤的裤腰开口处分别设置有背带和束腰带,里裤的底端设置有松紧带。该高寒防护套装的上下装均为双层结构,形成双层防风防寒的防护;通过身体发热量变化进行冷热管理,对高寒防护套装的微环境进行双向智能调温,不断吸收和释放热量,产生热屏蔽效应,絮片之间的微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自动调高或低附近温度,形成微环境的智能调节,适应高原极寒地区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变化。应高原极寒地区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变化。应高原极寒地区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


[0001]本技术涉及防寒服装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防寒装一般以棉花、丝绵、化纤棉、羽绒等材料为保暖填充物。现有的防寒装多为单层结构,防风防水防寒的性能较差,使用棉花等材料制成的防寒装的重量和体积较大,会造成人员穿着不便,且无法适应室内和室外温度的变化。
[0003]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自动调温保温、穿着简便的高寒防护套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包括:上装和下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和所述下装分别包括外衣、里衣和外裤、里裤;所述外衣和所述外裤分别设置在所述里衣和所述里裤的外部,所述外衣和所述里衣能够拆卸连接,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能够拆卸连接;所述外衣的上端固定有防寒帽,所述防寒帽与所述外衣能够拆卸连接;
[0006]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的裤腰开口处分别设置有背带和束腰带,所述里裤的底端设置有松紧带;
[0007]所述外衣、所述里衣、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中包括表层、絮片层和相变层;所述絮片层中包括薄片,所述薄片为聚丙烯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絮片层包裹所述相变层,所述相变层由相变衬布构成。
[000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里衣和所述里裤的第一相变温度相同,所述外衣和所述外裤的第二相变温度相同,所述第二相变温度大于所述第一相变温度。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的门襟位置均安装有拉链和纽扣。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相变温度为18℃~23℃,所述第一相变温度为23℃~29℃。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相变衬布表面涂敷有液态金属相变微胶囊,所述液态金属相变微胶囊由内芯、中间层和表层组成,所述内芯为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铟锡铋合金或锡铋合金中的一种;所述中间层为聚氨酯材料,所述表层为碳纳米管材料。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寒帽上设置有抽绳,用于收缩所述防寒帽。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带能够拆卸连接。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衣和所述外裤的缝制面线均为膨胀线材料。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衣和所述外裤的所述缝制面线均加压封胶带。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衣上设置有口袋和立体袋。
[0017]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寒防护套装,该高寒防护套装的上下装均为双层结构,形成双层防风防寒的防护;通过身体发热量变化进行冷热管理,对高寒防护套装的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微环境进行双向智能调温,相变衬布不断吸收和释放热量,产生热屏蔽效应,絮片之间的微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自动调高或低附近温度,形成微环境的智能调节,适应高原极寒地区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变化。
[0019](2)本技术第二相变温度大于第一相变温度,形成外衣或外裤对里衣或里裤的温度缓冲,形成外衣或外裤对里衣或里裤的防护。
[0020](3)本技术的相变调控保持持久效能,调控技术均采用材料自身物理效能,不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发生化学改变,具备高度的抗洗涤与抗破坏性能,产品功能性终生有效,物理效果永不减退。
[0021](4)本技术的絮片层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梳理成网,并对纤网喷洒液体粘合剂后加热处理而成,聚丙烯纤维制作的中空棉的服装比纯棉服轻2/5,保暖性胜似羊毛,保证了防寒套装的保暖性。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高寒防护套装的上装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高寒防护套装的外裤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高寒防护套装的里裤示意图;
[0026]图中:1、外衣;11、防寒帽;12、抽绳;13、魔术贴;14、口袋;15、立体袋;2、里衣;3、外裤;31、背带;4、里裤;41、束腰带;42、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寒防护套装,该高寒防护套装包括外衣1、里衣2、外裤3和里裤4。
[0029]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技术中一种高寒防护套装的上装示意图。其中图1的上部分显示为外衣1的正面和反面的示意图,下部分显示为里衣2的示意图。外衣1的上端固定有防寒帽11,形成对头部的防护。防寒帽11与外衣1能够拆卸连接。防寒帽11两侧形成有帽摆,两侧帽摆上设置有魔术贴13。防寒帽11的上设置有抽绳12,用于收缩防寒帽11的大小,形成对头部的进一步防寒防护。
[0030]外衣1和里衣2可脱卸。外衣1上设置有魔术贴13,用于贴附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外衣1和里衣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拉链,用于防风防寒防水。外衣1上设置有口袋14和立体袋15,且口袋14和立体袋15做防水处理。
[0031]在高原极寒地区的室内可独立穿里衣2,室外时再加穿外衣1。
[0032]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技术中一种高寒防护套装的外裤3示意图。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技术中一种高寒防护套装的里裤4示意图。外裤3设置在里裤4的外部。外裤3和里裤4的裤腰开口处分别设置有背带31和束腰带41,里裤4的底端设置有松紧带42。背带31用于与外衣1固定,起到防脱滑的作用,且背带31能够拆卸连接。外裤3和里裤4的门襟位置均安装有拉链和纽扣。在高原极寒地区的室内可独立穿里裤4,室外时再加穿外裤3。
[0033]外衣1、里衣2、外裤3和里裤4中包括表层、絮片层和相变层;絮片层中包括薄片,相邻薄片形成微环境;絮片层包裹相变层,相变层由相变衬布构成。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絮片层以纤维絮层为主体,是一种用热熔粘合工艺加工而成的絮片,以饱暖为主要目的的多层次复合结构材料,絮片层中有若干薄片,压缩弹性率达到85.0%,它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梳理成网,并对纤网喷洒液体粘合剂后加热处理而成,聚丙烯纤维制作的中空棉的服装比纯棉服轻2/5,保暖性胜似羊毛,保证了防寒套装的保暖性。
[0035]里衣2和里裤4的第一相变温度相同,外衣1和外裤3的第二相变温度相同。由于人体皮肤表面散发到冷环境中时,存在一个温度变化梯度,不管产生多少运动热量,靠近最外层的服装是不会达到皮肤温度的,为了防止内层服装的保温效果,本技术选择第二相变温度大于第一相变温度;第一相变温度为18℃~23℃,第一相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包括:上装和下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和所述下装分别包括外衣、里衣和外裤、里裤;所述外衣和所述外裤分别设置在所述里衣和所述里裤的外部,所述外衣和所述里衣能够拆卸连接,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能够拆卸连接;所述外衣的上端固定有防寒帽,所述防寒帽与所述外衣能够拆卸连接;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的裤腰开口处分别设置有背带和束腰带,所述里裤的底端设置有松紧带;所述外衣、所述里衣、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中包括表层、絮片层和相变层;所述絮片层中包括薄片,所述薄片为聚丙烯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絮片层包裹所述相变层,所述相变层由相变衬布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里衣和所述里裤的第一相变温度相同,所述外衣和所述外裤的第二相变温度相同,所述第二相变温度大于所述第一相变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防寒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裤和所述里裤的门襟位置均安装有拉链和纽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云王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宏源喷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