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5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包括:钉体,所述钉体的直径由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而具有锥度,所述钉体的周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3~4个凹槽,所述的凹槽从钉体的上端纵向贯通至钉体的下端,任意两个相邻凹槽的槽口处的侧边相互接触或靠近;倾斜指向钉体下端方向的第一弯刺,其设置在所述钉体上2/3部分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倾斜指向钉体上端方向的第二弯刺,其设置在所述钉体下1/3部分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以及钉帽,所述的钉帽与钉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桩道印模的整体强度,增强印模材料抗拉性,减少印模断裂、尖端缺失等问题,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和应用。和应用。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

技术介绍

[0002]桩核冠是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常用手段,铸造金属桩核具有密合度好、固位力强、不易折断等优点,可以重建预备体外形,为全冠修复提供充分的固位,实现可靠的修复效果。制取完整而准确的桩核印模是桩核冠修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印模制取要精确、真实地反应根管预备情况,最后制作的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体才能顺利就位。
[0003]临床医生在进行桩道印模时,通常先将高流动性印模材料,如琼脂、硅橡胶轻体或聚乙醚等印模材料注入桩道,插入根管取模加强丝(钉)制取印模。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很难保证一次就能制取精确、完整的桩道印模。原因大致如下:(1)现有的根管取模加强丝(钉)通常为圆柱形,与临床应有大锥度镍钛器械预备后的根管形态明显不一致;(2)加强丝(钉)强度不足,石膏模型灌制时桩道部分阴模容易发生变形;(3)印模制取时印模材料不易达到桩道底部,易形成桩道底部印模缺陷,难以获得精确的根管桩道印模;(4)桩道底部印模材料与取模加强丝(钉)脱离,印模材料断裂在桩道底部。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桩道取模加强钉,以提高桩核取模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以提高桩核取模的成功率、完整度和操作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所述的加强钉包括:
[0007]钉体,所述钉体的直径由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而具有锥度,所述钉体的周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3~4个凹槽,所述的凹槽从钉体的上端纵向贯通至钉体的下端,任意两个相邻凹槽的槽口处的侧边相互接触或靠近;
[0008]第一弯刺,所述的第一弯刺设置在所述钉体上2/3部分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
[0009]第二弯刺,所述的第二弯刺设置在所述钉体下1/3部分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以及,
[0010]钉帽,所述的钉帽与所述钉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11]其中,所述的第一弯刺倾斜指向所述钉体的下端方向,第一弯刺与凹槽侧壁之间的角度为40
°
~50
°
;所述的第二弯刺倾斜指向所述钉体的上端方向,所述的第二弯刺与凹槽侧壁之间的角度为40
°
~50
°

[0012]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钉体的直径的1/6。
[0013]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面为平面或弧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弧面为内弧面。
[0015]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凹槽的槽口处的侧边相距0.2~0.6mm。
[0016]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弯刺、第二弯刺的长度为0.2~0.5mm。
[0017]优选地,所述钉体的锥度为0.04~0.10,钉体的下端面为圆弧面。
[0018]优选地,所述的钉体的长度为15~20mm,直径为1~2mm。
[0019]优选地,所述的钉帽为环状,所述钉帽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钉体的上端面垂直。
[0020]优选地,所述的桩道取模加强钉为医用不锈钢加强钉。
[002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包含:
[0022](1)本技术提供的桩道取模加强钉包括一体成型的钉帽和钉体,通过在钉体的周壁上设置纵向贯通的凹槽,不仅有助于印模材料沿凹槽流动并顺利到达桩道底部,避免桩道底部印模缺陷的问题,还提高了印模材料在加强钉上的结合力和固位力;通过在钉体上2/3部分的凹槽侧壁上设置向下倾斜的第一弯刺,进一步提高印模材料与加强钉的结合力和固位力,防止印模材料从钉体上剥脱;通过在钉体下1/3部分的凹槽侧壁上设置向上倾斜的第二弯刺,取模时第二弯刺可牵拉桩道底部印模材料,解决了印模材料易断裂在桩道底部、尖端缺失的问题。
[0023](2)本技术结构简单,一体成型结构容易加工、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钉体横截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钉体横截面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钉帽1、钉体2、凹槽3、第一弯刺4、第二弯刺5、侧壁31、凹槽底面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除非清楚地指出相反的,这里限定的每个方面或实施方案可以与任何其他一个或
多个方面或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组合。特别地,任何指出的作为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可以与任何其他指出的作为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0033]本技术中,“纵向”指加强钉的长度方向。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所述的加强钉包括:环状的钉帽1和钉体2,所述钉帽1与所述钉体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钉帽1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钉体2的上端面垂直,便于操作者持取本技术提供的加强钉;所述钉体2的直径由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而具有锥度,下端面为圆弧面,锥度为0.04~0.10,此锥度设计与临床应有大锥度镍钛器械预备后的根管形态大致吻合,有利于提高加强钉与桩道预备后根管形态的一致性。
[0035]本技术中,所述的钉体2的长度优选为15~20mm,直径优选为1~2mm。
[0036]本技术中,所述钉体2的周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3~4个凹槽3,所述的凹槽3沿所述加强钉的长度方向从所述钉体2的上端贯通至其下端。纵向贯通设置凹槽3,一方面,有利于印模材料在外力上下拉动作用下,沿凹槽3流动并顺利到达桩道底部,解决现有技术中印模材料不易到达桩道底部,造成桩道底部印模缺陷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大了印模材料与加强钉的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道取模加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钉包括:钉体,所述钉体的直径由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而具有锥度,所述钉体的周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3~4个凹槽,所述的凹槽从钉体的上端纵向贯通至钉体的下端,任意两个相邻凹槽的槽口处的侧边相互接触或靠近;第一弯刺,所述的第一弯刺设置在所述钉体上2/3部分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第二弯刺,所述的第二弯刺设置在所述钉体下1/3部分的至少一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以及,钉帽,所述的钉帽与所述钉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弯刺倾斜指向所述钉体的下端方向,第一弯刺与凹槽侧壁之间的角度为40
°
~50
°
;所述的第二弯刺倾斜指向所述钉体的上端方向,所述的第二弯刺与凹槽侧壁之间的角度为40
°
~50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道取模加强钉,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凯歌王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