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及液体循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43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和一种液体循环过滤装置。循环回流储液罐包括相连接的罐盖和罐体,罐体内部连接有回流缓冲机构。液体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储液罐,储液罐底部的出液口连接有隔膜泵,隔膜泵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连接有回液阀门,回液阀门连接有储液罐顶部的回液口,过滤器和回液阀门之间的管路固定连接出液阀门,储液罐底部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残液阀门。通过整体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设计,可以具有循环过滤、过滤后出液、残留液出液等多条料液通路,更加地有利于实际应用;另外,设计了循环回流储液罐,循环回流储液罐可以避免下一次过滤的液体与上一次过滤的液体直接发生对冲的情况。液体与上一次过滤的液体直接发生对冲的情况。液体与上一次过滤的液体直接发生对冲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及液体循环过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过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一种液体循环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料液或者清洗液中会存在空气颗粒物或者其它杂质混进料液中的情况,使得液体无法正常使用。通常,料液会采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但是过滤一次的料液仍存在有不少颗粒物或杂质。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223141U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液压油多级循环过滤装置,该专利说明书第25段记载了“过滤罐的底部与储油罐密封贯通连接”和第26段记载了“使用时,通过衔接管、第二循环泵和排油管先将液压油输送至储油罐中,然后通过第一循环泵和循环管将液压油输送至过滤罐中进行持 续循环过滤,过滤完成后,通过第二循环泵将过滤后的液压油排出”。由此,可以得知,该专利产品中的过滤罐的底部是直接与储油罐密封贯通连接,液压油只能在循环过滤后从储油罐经第二循环泵排出,这使得液压油的通路单一,不利于实际应用;而且储油罐一开始的进油管道存在着没有过滤的液压油以及其他一些残留液,而这些液压油仍需要从储油罐经第二循环泵排出,这会造成过滤后的液压油和残留液在收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0004]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液体循环过滤回路、循环过滤后的出液回路以及残留液排出回路的液体循环过滤装置,在液体循环过滤装置中,具有循环回流储液罐,循环回流储液罐可以避免下一次过滤的液体与上一次过滤的液体直接发生对冲的情况。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一种液体循环过滤装置。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包括相连接的罐盖和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内部连接有回流缓冲机构,回流缓冲机构包括筒型隔板,筒型隔板的外侧壁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第一环型板和第二环型板,第一环型板与罐体内侧壁相连接,第二环型板与罐体内侧壁相连接,第一环型板开设有第一通口,第二环型板开设有第二通口,筒型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口。
[0008]在循环回流储液罐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筒型隔板的内腔设为储液腔,罐盖的下侧、罐体顶部的内侧壁、筒型隔板顶部的外侧壁和第一环型板的上侧四者围成一个第一缓冲腔,罐体中部的内侧壁、筒型隔板中部的外侧壁、第一环型板的下侧和第二环型板的上侧四者围成一个第二缓冲腔,罐体底部的内侧壁、筒型隔板底部的外侧壁、第二环型板下侧三者围成一个第三缓冲腔,第一缓冲腔通过第一通口与第二缓冲腔相连通,第二缓冲腔
通过第二通口与第三缓冲腔相连通,第三缓冲腔通过第三通口与储液腔相连通。
[0009]在循环回流储液罐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罐盖固定连接进液口和回液口,进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回液口与第一缓冲腔相连通,罐体底部固定连接出液口,出液口与储液腔相连通。
[0010]在循环回流储液罐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筒型隔板的底部与罐体底部相抵接,筒型隔板的顶部套入罐盖上的环型卡槽内。
[0011]在循环回流储液罐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环型板与罐体内侧壁螺纹连接,第二环型板与罐体内侧壁螺纹连接。
[0012]在循环回流储液罐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罐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提手。
[0013]一种液体循环过滤装置,包括上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储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有隔膜泵,隔膜泵通过管路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有回液阀门,回液阀门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液罐顶部的回液口,过滤器和回液阀门之间的管路固定连接出液阀门,储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出残液阀门。
[0014]在液体循环过滤装置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储液罐顶部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有进液阀门和压力表。
[0015]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本申请通过整体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设计,可以具有循环过滤、过滤后出液、残留液出液等多条料液通路,更加地有利于实际应用;另外,设计了循环回流储液罐,循环回流储液罐可以避免下一次过滤的液体与上一次过滤的液体直接发生对冲的情况。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申请中液体循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中液体循环过滤装置的结构连接关系简化图;
[0021]图3是本申请中循环回流储液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储液罐;1a、罐盖;1b、罐体;2、回流缓冲机构;2a、筒型隔板;2a

1、第三通口;2b、第一环型板;2b

1、第一通口;2c、第二环型板;2c

1、第二通口;3、储液腔;4、第一缓冲腔;5、第二缓冲腔;6、第三缓冲腔;7、进液口;8、回液口;9、出液口;10、提手;11、隔膜泵;12、过滤器;13、回液阀门;14、出液阀门;15、进液阀门;16、压力表;17、出残液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
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包括相连接的罐盖和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连接有回流缓冲机构,所述回流缓冲机构包括筒型隔板,所述筒型隔板的外侧壁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第一环型板和第二环型板,所述第一环型板与所述罐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环型板与所述罐体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环型板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二环型板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筒型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隔板的内腔设为储液腔,所述罐盖的下侧、所述罐体顶部的内侧壁、所述筒型隔板顶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环型板的上侧四者围成一个第一缓冲腔,所述罐体中部的内侧壁、所述筒型隔板中部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环型板的下侧和所述第二环型板的上侧四者围成一个第二缓冲腔,所述罐体底部的内侧壁、所述筒型隔板底部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环型板下侧三者围成一个第三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三缓冲腔相连通,所述第三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回流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固定连接进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唐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法尔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