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39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通过支座转动安装下辊筒,下辊筒上方平行设置上辊筒,上辊筒通过支座安装于吊板上,吊板上表面中间连接缸杆座,缸杆座两侧对称连接端座,缸杆座内套装气缸的伸缩杆,气缸安装于框架的顶部,端座上套装导杆,导杆贯通框架的顶部,框架的前侧设置引入筒,引入筒上方竖直连接吊杆,吊杆上端连接滑块,滑块滑配安装于导向杆的导槽内,框架的后侧设置导出筒,导出筒通过竖杆连接于框架的后侧;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特,通过本申请的上辊筒下移与下辊筒,二者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形成挤压力,压挤纱线上的染色液,使纱线上因浸染上色的多余液体去除。使纱线上因浸染上色的多余液体去除。使纱线上因浸染上色的多余液体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从古代延续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纺织主要有二个部分,一个是纺,另一个是织,纺就是纺纱,织就是织布。
[0003]在现代的纺织行业中,纺织的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的工艺流程更复杂更细致,不同的原料其生产工艺流程也有差异;现在布匹颜色多彩多样,都是通过染色颜料对布匹进行染色得到,为了保证布匹的色泽一致,而对一部分布匹在纺出纱线后就对纱线进行染色,由于染色的料液一定的腐蚀性,因此纱线在浸染后,纱线上浸渍的多余染色料液要及时的清除,因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通过支座转动安装下辊筒,下辊筒上方平行设置上辊筒,上辊筒通过支座安装于吊板上,吊板上表面中间连接缸杆座,缸杆座两侧对称连接端座,缸杆座内套装气缸的伸缩杆,气缸安装于框架的顶部,端座上套装导杆,导杆贯通框架的顶部,框架的前侧设置引入筒,引入筒上方竖直连接吊杆,吊杆上端连接滑块,滑块滑配安装于导向杆的导槽内,框架的后侧设置导出筒,导出筒通过竖杆连接于框架的后侧。
[000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杆上套装导套,导套设置于框架的顶部,确保吊板在升降过程中无阻滞性。
[000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座的槽口下边缘设置唇环,且唇环设置于支座的内侧面;避免上辊筒和下辊筒的端部与支座的内侧面发生摩擦,保证上辊筒和下辊筒自由转动。
[000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吊杆上贯通设置引导板,引导板连接于框架的前侧;用于保证吊杆在位移过程中竖直平稳,避免吊杆发生位移倾斜。
[000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入筒的轴心线低于上辊筒的下方轮廓线。
[001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辊筒和下辊筒的表面均包覆软材质吸湿材料层。
[001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特,通过本申请中的引入筒引入纱线,并且纱线在滑块的驱动下在下辊筒和上辊筒间横向位移,使上辊筒和下辊筒均匀吸湿,同时避免上辊筒和下辊筒表面包覆的软材料层磨损均匀,而上辊筒下移与下辊筒二者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形成挤压力,压挤纱线上的染色液,使纱线上因浸染上色的多余液体去除,利于纱线的干燥,同时缩短纱线干燥时间,尤其是降低
染液对纱线腐蚀。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上辊筒和下辊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

4中所示,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底部通过支座3转动安装下辊筒2,下辊筒2上方平行设置上辊筒5,上辊筒5通过支座3安装于吊板6上,吊板6上表面中间连接缸杆座8,缸杆座8两侧对称连接端座7,缸杆座8内套装气缸9的伸缩杆,气缸9安装于框架1的顶部,端座7上套装导杆10,导杆10贯通框架1的顶部,框架1的前侧设置引入筒11,引入筒11上方竖直连接吊杆12,吊杆12上端连接滑块13,滑块13滑配安装于导向杆17的导槽19内,框架1的后侧设置导出筒15,导出筒15通过竖杆16连接于框架1的后侧。
[001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杆10上套装导套,导套设置于框架1的顶部,确保吊板6在升降过程中无阻滞性。
[001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座3的槽口下边缘设置唇环31,且唇环31设置于支座3的内侧面;避免上辊筒5和下辊筒2的端部与支座3的内侧面发生摩擦,保证上辊筒5和下辊筒2自由转动。
[002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吊杆12上贯通设置引导板14,引导板14连接于框架1的前侧;用于保证吊杆12在位移过程中竖直平稳,避免吊杆12发生位移倾斜。
[0021]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入筒11的轴心线低于上辊筒5的下方轮廓线。
[0022]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辊筒5和下辊筒2的表面均包覆软材质吸湿材料层。
[0023]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杆17的两端设置安装座18。
[0024]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的工作原理:纱线从引入筒11内穿过,再从上辊筒5和下辊筒2间的间隙穿过,然后从导出筒15内穿过;
[0025]牵引纱线行走,同时启动气缸9工作,气缸9的伸缩杆推动吊板6及上辊筒5下移,使上辊筒5与下辊筒2间的间隙变小,并形成挤压,使纱线在挤压过程中穿过下辊筒2和上辊筒5之间,这样纱线上多余的料液就会从吸附在上辊筒5和下辊筒2表面包覆的吸湿材料层内(海绵、棉布等),另外在纱线行走过程中,电动滑块13在导向杆17的导槽19内滑移,使经过下辊筒2和上辊筒5间时表面磨损均匀,最后通过导出筒15导出纱线。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浸染液清除装置,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通过支座转动安装下辊筒,下辊筒上方平行设置上辊筒,上辊筒通过支座安装于吊板上,吊板上表面中间连接缸杆座,缸杆座两侧对称连接端座,缸杆座内套装气缸的伸缩杆,气缸安装于框架的顶部,端座上套装导杆,导杆贯通框架的顶部,框架的前侧设置引入筒,引入筒上方竖直连接吊杆,吊杆上端连接滑块,滑块滑配安装于导向杆的导槽内,框架的后侧设置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香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锦哲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