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包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36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I和模具主体II,所述模具主体I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深度一致;模具主体I的侧壁倾斜设置形成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尺寸的倒置梯形形状,模具主体I的上沿设有四条棱作为边界,相互垂直的两条棱之间设有开口;所述的模具主体II为底壁平坦、侧壁倾斜设置形成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尺寸的倒置梯形形状,模具主体II与模具主体I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同时包埋多例类器官,且包埋过程中类器官不易移位和磨损,方便完整取出蜡块。块。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类器官包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类器官
,具体为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类器官是由多能干细胞或成体干细胞通过模拟人类发育或器官再生在体外生成的3D培养系统,该系统的一个主要优势是能够从非常有限的起始材料(如活检)中,扩增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子代,促进对干细胞行为、药物筛选、疾病建模和遗传筛选的深入分析。类器官可以模拟天然组织的许多方面,包括其结构和功能,是传统2D培养和体内小鼠/人类模型之间的重要桥梁,在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0003]石蜡包埋是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使用的标准技术,用于创建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块。组织经过处理后,包埋在石蜡内形成蜡块,可在室温下储存数年。可以使用切片机切割石蜡块,形成薄切片,进行后续染色。
[0004]类器官的形态病理学分析在类器官的研究中极其重要,可用于验证类器官的来源、分析类器官分子标志物的表达、观察类器官的内部结构以及外界刺激下类器官的形态变化等诸多方面。将类器官包埋在石蜡中,形成蜡块,既可以避免类器官样本的丢失和损坏,也可以保证类器官形态的稳定,避免抗原丢失。将类器官包埋蜡块制成石蜡切片后,便可以进行后续染色、形态学分析及多种分子标志物的鉴定。
[0005]目前现有的石蜡包埋模具体积较大,大部分内部没有隔开,类器官在包埋时容易移位,而且一次只能包埋1例类器官,当包埋多例类器官时,包埋、切片的处理需依次进行,花费时间较多;制成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时,消耗的抗体较多,抗体价格昂贵,染色成本高;另外使用数张切片进行染色时,难免存在操作上的误差,染色结果可靠性不高。也有部分包埋模具内部设置了可以分隔开的多个容腔,但是受其结构的限制,蜡块边缘易磨损,且蜡块凝固后易形成倒凹,无法完整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类器官包埋模具,能够实现同时包埋多例类器官,且包埋过程中类器官不易移位和磨损,方便完整取出蜡块。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I和模具主体II,所述模具主体I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深度一致;模具主体I的侧壁倾斜设置形成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尺寸的倒置梯形形状,模具主体I的上沿设有四条棱作为边界,相互垂直的两条棱之间设有开口;
[0009]所述的模具主体II为底壁平坦、侧壁倾斜设置形成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尺寸的倒置梯形形状,模具主体II与模具主体I相匹配。
[0010]优选的,模具主体I的外壁尺寸为:长46mm,宽33mm,高 12mm,模具主体I的内壁尺寸为:长39mm,宽27mm,深8mm。
[0011]优选的,模具主体I的侧壁与侧壁之间,侧壁与底部之间呈圆弧过渡,模具主体I的底角呈圆弧形。
[0012]优选的,模具主体I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夹角为2

6度。
[0013]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设置40个,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5mm,圆形凹槽的深度1.75mm,圆形凹槽与圆形凹槽之间有0.5mm间隙,最外侧圆形凹槽距模具主体I的侧壁1

1.5mm。
[0014]优选的,模具主体I的四条棱与其所在侧壁上沿的纵向截面为L形,每条棱高出侧壁上沿1.5mm,每条棱与其所在侧壁上沿内壁的水平距离为0.8

1mm,其中两条横向棱长46mm、宽2mm,另外两条竖向棱长24mm、宽2.25mm;相互垂直的两条棱之间设有开口,形成溢蜡通道。
[0015]优选的,模具主体II的外壁尺寸为:长46mm,宽33mm,高 12mm,内壁尺寸为;长39mm,宽27mm,深10mm。
[0016]优选的,模具主体II的侧壁与侧壁之间,侧壁与底部之间呈圆弧过渡,模具主体II的底角呈圆弧形。
[0017]优选的,模具主体II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夹角为2

6度。
[0018]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9]1、模具为铝合金材质,导热性能好,便于包埋前加热模具、包埋过程中利用温差固定类器官、包埋后降温。
[0020]2、模具主体I底部凹槽直径3.5mm,便于容纳类器官;模具主体I设有40个圆形凹槽,排列整齐,可同时包埋多个类器官,且凹槽深度一致,包埋的类器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大大减少了包埋、切片的时间;切片后的若干例类器官位于同一张载玻片上,节省染色时的抗体使用量,降低了成本,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0021]3、模具主体I的凹槽与凹槽间有0.5mm间隙,避免类器官与类器官之间的接触和混淆;最外侧圆形凹槽距侧壁约1mm,留出了蜡块边界的厚度,避免由于类器官包埋时过于靠外侧,切片破损而导致的类器官丢失。
[0022]4、模具主体I在包埋时利用凹槽的固位与蜡的凝固,将类器官固定在凹槽底部,使类器官不易移位。
[0023]5、模具主体的侧壁与侧壁之间,侧壁与底部之间呈圆弧过渡,底角呈圆弧形,使得凝固后的蜡块边缘较圆钝,不易折断或磨损,便于蜡块凝固后从模具中取出。
[0024]6、侧壁向外倾斜2

6度,避免在蜡块凝固后形成倒凹无法完整取出,减少模具对凝固后蜡块的固位力,方便取出,减少类器官脱模的风险。
[0025]7、模具上沿有四条棱作为边界,棱高出侧壁上沿1.5mm,利于在包埋时固定包埋盒;每条棱与所在侧壁上沿内壁的水平距离约1mm,留出包埋时放置包埋盒的位置。
[0026]8、相互垂直的两条棱之间设有开口,与外界相通,此开口为溢蜡通道,在包埋过程中多余的蜡可自行从该通道溢出,操作方便。
[0027]9、模具主体II比模具主体I深2mm,底部平坦,蜡块在模具主体I中凝固后取出,再放入含有液体石蜡的模具主体II中,将蜡块底部突出的类器官圆形小球之间的空隙充满融化的石蜡液体,凝固后形成具有平整表面的蜡块,利于后期切片。
[0028]10、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模具主体I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模具主体I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模具主体II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模具主体II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竖向棱,2、横向棱,3、溢蜡通道,4、圆形凹槽,5、侧壁,6、侧壁上沿,7、底部,8、侧壁交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35]如图1

4所示,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I和模具主体II,模具主体I的外壁尺寸为:长46mm,宽33mm,高 12mm,模具主体I的内壁尺寸为:长39mm,宽27mm,深8mm。所述模具主体I的底部7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I和模具主体II,所述模具主体I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深度一致;模具主体I的侧壁倾斜设置形成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尺寸的倒置梯形形状,模具主体I的上沿设有四条棱作为边界,相互垂直的两条棱之间设有开口;所述的模具主体II为底壁平坦、侧壁倾斜设置形成开口尺寸大于底部尺寸的倒置梯形形状,模具主体II与模具主体I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主体I的外壁尺寸为:长46mm,宽33mm,高 12mm,模具主体I的内壁尺寸为:长39mm,宽27mm,深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主体I的侧壁与侧壁之间,侧壁与底部之间呈圆弧过渡,模具主体I的底角呈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主体I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倾斜夹角为2

6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包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凹槽设置40个,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5mm,圆形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光祥穆亚冰甘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