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30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包括座椅、配重箱、踏板、支座和连接机构,所述配重箱包括箱体和配重块,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支座滑动连接,座椅通过连接机构与配重箱连接,所述踏板设置于支座前方,且踏板的底端与支座底端均与地面固定,所述座椅的侧部设置有吊具,所述吊具用于腿部减重;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于配重块上方,所述测距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触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踏板固定,座椅与支座滑动连接,复位时由座椅带动从后向前推动使用者小腿进行复位,加大了复位行程,过程缓和保护使用者膝关节,同时设置测距传感器结合触屏控制器对配重块上升高度进行显示。合触屏控制器对配重块上升高度进行显示。合触屏控制器对配重块上升高度进行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腿部推蹬训练装置用于人体腿部康复训练,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下肢后遗症恢复提供帮助。训练期间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大腿和小腿弯折,小腿施力推蹬踏板,踏板产生位移,踏板连接有配重块为训练增加负重,使用者按自己身体情况调节配重块的重量、以及训练的频次,从而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0003]现有的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其踏板在复位时与膝关节的距离较近,导致复位产生的冲击力很强,由于使用对象不能自如的控制腿部发力以及小腿肌力较弱,导致使用者的膝关节受损。同时由于使用者小腿肌力弱,保持长时间的大腿和小腿弯折状态非常困难,训练效果不理想。
[0004]另外现有的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在使用时不能为使用者提供训练参考或训练指导,导致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者易出现运动损伤。不正确的配重块选择、以及疲惫状态下不自觉的降低训练动作要求都会造成运动损伤。当配重块选择不匹配时,使用者无法使配重块上升到训练所需高度,当动作放松时配重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包括座椅、配重箱、踏板、支座和连接机构,所述配重箱包括箱体(1)和配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靠背(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与支座滑动连接,座椅通过连接机构与配重箱连接,所述踏板设置于支座前方,且踏板的底端与支座底端均与地面固定,所述座椅的侧部设置有吊具(16),所述吊具(16)用于腿部减重;所述支座包括支撑段(5)、横梁(6)和滑块(7),所述支撑段(5)为柱状结构,支撑段(5)对称设置于横梁(6)两端,且与横梁(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梁(6)为T字形的长条状结构,横梁(6)水平段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长条形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所述滑块(7)为倒置的凹字形结构,滑块(7)与横梁(6)的对向面对应限位板开设长条形的凹槽,滑块(7)的两侧面边角处对称设置有导轮(8),所述导轮(8)两个为一组,一组所述导轮(8)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导轮(8)夹紧横梁(6)的水平段,导轮(8)与滑块(7)固定连接,滑块(7)与横梁(6)通过导轮(8)滑动连接,滑块(7)的上端与底座(4)固定;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皮带(9)、滑轮、中转导轮(10)和固定架(11),所述皮带(9)一端通过滑轮与配重块(2)固定,另一端从所述箱体(1)下部穿出并通过中转导轮(10)连接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与滑块(7)的下端面固定,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测距传感器(12),所述测距传感器(12)设置于配重块(2)上方,所述测距传感器(12)电性连接有触屏控制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支杆(14)和接触部(15),所述支杆(14)下端为圆柱状,上端为扁平的方形板体,支杆(14)的上端设置接触部(15),所述接触部(15)为柔性材质制成的半球体,接触部(15)与支杆(14)的上端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6)为L字形杆状结构,吊具(16)的竖直段与所述底座(4)固定,且与底座(4)的夹角小于45
°
,沿吊具(16)的横向段中位线对称设置有四个吊环(17),四个所述吊环(17)两个为一组,一组所述吊环(17)可拆卸连接有吊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健用腿部推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导轮(10)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栓柱王景信李强唐浩鹤罗彬彬李军威
申请(专利权)人:创世纪智能机器人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