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地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2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线地锚,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空心圆台;转动槽,转动槽开设于空心圆台的顶部,转动槽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两个端侧延伸至空心圆台内壁之间;内螺纹柱,内螺纹柱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圆周表面;以及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设置于空心圆台的内壁之间,联动机构与转轴相连接,用以限制内螺纹柱的偏转,将内螺纹柱偏转至合适的角度后,消除对两个按压柱的下压,在两个弹簧的抬升下,两个棘爪与两个棘轮相卡合,实现对转轴旋转的锁死,继而实现对内螺纹柱倾斜角度的锁死,实现拉线地锚自身对于斜拉线倾斜角度的调节,绷直斜拉线,使得强风天气下,斜拉线不产生振动,避免电线杆产生倾斜。避免电线杆产生倾斜。避免电线杆产生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地锚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拉线地锚。

技术介绍

[0002]地锚可分为锚桩、锚点、锚锭、拖拉坑,起重作业中常用地锚来固定拖拉绳、缆风绳、卷扬机、导向滑轮等,地锚一般用钢丝绳、钢管、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圆木等做埋件埋入地下做成,拉线地锚属于地锚的一种,用于电力通信领域,对电线杆等高空走线支架进行辅助支撑作用,保证起始或终端电线杆的垂直。
[0003]授权公开号“CN109162275B”记载了“一种抓地力强的拉线地锚,属于电力设施安装
,包括用于与拉线连接的连接部和设置在连接部下方的抓地部,抓地部包括开口朝下的筒体,筒体顶部与连接部连接,底部设置有尖头,筒体侧壁上设置有与筒体内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的开口方向与筒体中轴之间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筒体内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底部与筒体固定连接,中上部设置有用于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至筒体外侧的第一抓地块,且活动板由下至上距离其与筒体连接侧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抓地力强的拉线地锚,旨在解决目前的拉线地锚结构简单,抓地力较弱,安装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上述专利中,第一抓地块设置在活动板上,活动板由下至上距离其与筒体连接侧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使得初始状态下,第一抓地块是收缩在筒体内腔中的,只有待筒体内的土到达一定阶段后,即筒体即将插设到位时,第一抓地块才会穿过通孔延伸至筒体外。这一设置使得筒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插入土中时,第一抓地块的加设不会增加筒体下插时的阻力,进而有效降低了地锚的安装强度,同时第一抓地块自然状态下收缩至筒体内也不易在搬运过程中划伤搬运人员。另外,第一抓地块的顶出仅需要土地向上的推力即可,无需加设额外的动力装置,有效降低了设备的重量和生产成本,符合其使用要求。这样既确保了筒体插入土地中的劳动强度较低,又确保了地锚较强的抓地力,现有的拉线地锚注重于加强拉线地锚的抓地力,忽略拉线地锚自身对于斜拉线倾斜角度的调节,无法绷直斜拉线,使得强风天气下,斜拉线极易产生振动,导致电线杆产生倾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拉线地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地锚,旨在解决现有的拉线地锚注重于加强拉线地锚的抓地力,忽略拉线地锚自身对于斜拉线倾斜角度的调节,无法绷直斜拉线,使得强风天气下,斜拉线极易产生振动,导致电线杆产生倾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拉线地锚,包括空心圆台;
[0008]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于空心圆台的顶部,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个端侧延伸至空心圆台内壁之间;
[0009]内螺纹柱,所述内螺纹柱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圆周表面;以及
[0010]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空心圆台的内壁之间,所述联动机构与转轴相连接,用以限制内螺纹柱的偏转。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空心圆台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组件与转轴相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空心圆台的内壁之间,所述导向组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棘轮、棘爪、按压柱、支撑块和弹簧,所述棘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棘轮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两个侧端,两个所述棘轮位于空心圆台内,所述支撑块设置于空心圆台内,所述棘爪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棘爪设置于两个空心圆台内,且两个所述棘爪固定连接于支撑块的顶部,两个所述棘爪与两个棘轮相卡合,所述按压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按压柱贯穿插设于空心圆台的顶部,两个所述按压柱与两个棘爪相连接,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设置于空心圆台的内壁之间,两个所述弹簧上端均与支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的底部均与空心圆台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块、支撑柱和滑槽,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空心圆台的内壁之间,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开设于两个支撑柱之间,两个所述滑块滑动于两个滑槽内,两个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的侧端。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空心圆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嵌入块。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螺纹柱,所述内螺纹柱内螺纹连接有斜拉螺柱,所述斜拉螺柱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棱柱,所述内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钩环。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空心圆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吊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方案中,在使用时,先下压两个按压柱,使得两个按压柱对两个棘爪进行下压,抵消两个弹簧对支撑块的抬升,解除两个棘爪与两个棘轮的卡合,消除对内螺纹柱偏转的锁死,将内螺纹柱偏转至合适的角度后,消除对两个按压柱的下压,在两个弹簧的抬升下,两个棘爪与两个棘轮相卡合,实现对转轴旋转的锁死,继而实现对内螺纹柱倾斜角度的锁死,实现拉线地锚自身对于斜拉线倾斜角度的调节,绷直斜拉线,使得强风天气下,斜拉线不产生振动,避免电线杆产生倾斜。
[0019]2、本方案中,锥形嵌入块的设置用以在浇筑水泥墩过程,将锥形嵌入块嵌入水泥墩内,提高拉线地锚与水泥墩的嵌入结合强度。
[0020]3、本方案中,两个滑槽通过与两个滑块的滑动配合,实现对两个棘爪的移动进行限制,避免两个棘爪移动过程中的偏移,提高两个棘爪与两个棘轮的卡合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拉线地锚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拉线地锚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拉线地锚的第一半剖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拉线地锚的第二半剖图。
[0026]图中:1、空心圆台;2、转动槽;3、吊把;4、锥形嵌入块;5、转轴;6、棘轮;7、棘爪;8、按压柱;9、支撑柱;10、滑槽;11、滑块;12、支撑块;13、弹簧;14、内螺纹柱;15、棱柱;16、钩环;17、斜拉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参照图1-图4,一种拉线地锚,包括:
[0030]空心圆台1;
[0031]转动槽2,转动槽2开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圆台(1);转动槽(2),所述转动槽(2)开设于空心圆台(1)的顶部,所述转动槽(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两个端侧延伸至空心圆台(1)内壁之间;内螺纹柱(14),所述内螺纹柱(14)固定连接于转轴(5)的圆周表面;以及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空心圆台(1)的内壁之间,所述联动机构与转轴(5)相连接,用以限制内螺纹柱(14)的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空心圆台(1)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组件与转轴(5)相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空心圆台(1)的内壁之间,所述导向组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线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棘轮(6)、棘爪(7)、按压柱(8)、支撑块(12)和弹簧(13),所述棘轮(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棘轮(6)固定连接于转轴(5)的两个侧端,两个所述棘轮(6)位于空心圆台(1)内,所述支撑块(12)设置于空心圆台(1)内,所述棘爪(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棘爪(7)设置于两个空心圆台(1)内,且两个所述棘爪(7)固定连接于支撑块(12)的顶部,两个所述棘爪(7)与两个棘轮(6)相卡合,所述按压柱(8)设置有两个,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少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间市瀛州电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