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22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炉座和设置在炉座上的炉体,该炉体包括:相互独立、并串接在一起的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炉体的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中的上部设置有沿着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喷气管,炉体在其第一冷却段的入口处对着喷气管设置有入气接口,入气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喷气管的外径;喷气管对着入气接口开设有与入气接口相对应的进气口;喷气管上沿着喷气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气孔组,每个气孔组中包括有:若干个沿周向布置的气孔,其中,至少有两个气孔的开设位置在所述喷气管的下半周与下四分之三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气体保护装置可广泛地应用于网带炉等退火炉中。保护装置可广泛地应用于网带炉等退火炉中。保护装置可广泛地应用于网带炉等退火炉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退火的网带炉,具体涉及到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通常在炉门(进料)、加热区与冷却区交界、炉尾(出料)三处通入作为保护气体的氩气;在网带炉中,加热炉膛的长度通常在10米左右,冷却区炉膛的长度通常在15米左右。95%的氩气从加热区与冷却区交界处进入炉膛,由于氩气的比重较重、易沉积在炉膛下层,然后从炉门和炉尾向外流失,使得炉膛中上部的氩气纯度不够,退火出炉的管材上表面较中、下表面有明显氧化现象,氩气用量大,生产成本高;而且,退火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保护气体的用量、提高退火效果的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炉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座上的炉体,该炉体包括:相互独立、并串接在一起的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所述炉体的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中的上部设置有沿着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喷气管,所述的炉体在其第一冷却段的入口处对着喷气管设置有入气接口,入气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喷气管的外径,从而在所述入气接口的内壁与所述的喷气管之间形成至少一个进气通道;所述的喷气管对着所述的入气接口开设有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的入气接口相对应的进气口;所述的喷气管上沿着喷气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气孔组,每个气孔组中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布置的气孔,其中,至少有两个气孔的开设位置在所述喷气管的下半周与下四分之三周之间。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中,所述的喷气管从炉体的入气接口中部的下方穿过,从而在所述入气接口的内壁与所述的喷气管之间形成两个布置在所述喷气管两侧的进气通道。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中,所述入气接口的轴心线位于过所述喷气管的轴心线的垂直面中,使得两个进气通道对称布置在所述喷气管的两侧。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中,所述的进气口开设在所述喷气管的上半周。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炉体的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中的上部设置喷气管,在喷气管上开设若干个气孔组,每个气孔组中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布置的气孔,其中,至少有两个气孔的开设位置在所述喷气管的下半周与下四分之三周之间,使得保护气体充满炉体的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中,使得退火出炉的管材表面较以前有了
大幅度地改善,满足了退火质量要求;而且,还降低了保护气体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所述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C

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图4中D

D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图3中K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为:1、炉座,2、炉体,21、入气接口,22、进气通道,3、喷气管,31、气孔,32、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炉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座1上的炉体2,该炉体2包括:相互独立、并串接在一起的第一冷却段Ⅰ、第二冷却段Ⅱ和第三冷却段Ⅲ,所述炉体2的第一冷却段Ⅰ和第二冷却段Ⅱ中的上部设置有沿着炉体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喷气管3,所述的炉体2在其第一冷却段Ⅰ的入口处对着喷气管3设置有入气接口21,入气接口21的内径R2大于喷气管3的外径R1(参见图3和图6所示),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喷气管3从炉体2的入气接口21中部的下方穿过,并且,入气接口21的轴心线位于过所述喷气管3的轴心线的垂直面中,从而在所述入气接口21的内壁与所述的喷气管3之间形成两个对称布置在喷气管3两侧的进气通道22(参见图6所示);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的喷气管3对着入气接口21在其上半周上开设有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的入气接口21相对应的进气口32;所述的喷气管3上沿着喷气管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气孔组,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气孔组中包括有:七个沿周向布置的气孔31(气孔3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中,两个气孔31的开设位置在所述喷气管3的下半周(180
°
)与下四分之三周(270
°
)之间。
[0018]实际使用时,作为保护气体的氩气由炉体2的入气接口21一部分直接进入到炉体2中,另一部分进入到喷气管3中,进入到喷气管3中的氩气由若干个气孔31呈扩散状向四周喷洒,由于氩气的比重较重,从而将炉体2中不纯的气体“赶走”,使得退火出炉的管材表面较以前有了大幅度地改善,满足了退火质量要求。
[0019]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带炉中的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炉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座上的炉体,该炉体包括:相互独立、并串接在一起的第一冷却段、第二冷却段和第三冷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中的上部设置有沿着炉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喷气管,所述的炉体在其第一冷却段的入口处对着喷气管设置有入气接口,入气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喷气管的外径,从而在所述入气接口的内壁与所述的喷气管之间形成至少一个进气通道;所述的喷气管对着所述的入气接口开设有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的入气接口相对应的进气口;所述的喷气管上沿着喷气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气孔组,每个气孔组中包括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来才朱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科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