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22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圆柱形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且通过入料口贯通连接有入料机构,所述罐体设有位于顶部和内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贴合罐体内壁旋转并上下位移的搅拌盘,以及固定旋转的搅拌桨,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复配装置可以通过设置的流量计进行监测配比,防止比例出现错误,且设置的搅拌机构分为搅拌盘和搅拌桨,其中搅拌盘可以贴合内壁旋转并上下位移,均匀的搅拌任何液位,还可以防止菌液挂壁,造成浪费,且设置的搅拌桨位于底部,可以均匀搅拌沉积的物料。可以均匀搅拌沉积的物料。可以均匀搅拌沉积的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复配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菌剂在制备过程中有时需要采用多种菌种,需要将菌种制成菌液后混合复配在一起。
[0003]经过检索,如技术公开号为:CN217868804U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包括储存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储存机构包括主储存釜、主箱顶盖和菌液注入阀,所述主储存釜通过所述主箱顶盖进行盖合,所述主储存釜内分别具有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所述上搅拌腔的底部呈斗状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下搅拌腔连通,所述主箱顶盖的顶部至少具有三个环形分布的所述菌液注入阀,所述主储存釜的表面设有开口朝上的保温筒,所述保温筒的内壁至少粘贴有一层保温层,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利用第二搅拌件对多种菌液进行二次搅拌。
[0004]虽然该复配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搅拌件对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但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如内部液位较高时,顶部处的菌液不能充分的搅拌均匀,如液位较低时,搅拌时菌液飞溅会挂在内壁,造成浪费或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液位较低时,搅拌时菌液飞溅会挂在内壁,造成浪费或难以清理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圆柱形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且通过入料口贯通连接有入料机构,所述罐体设有位于顶部和内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贴合罐体内壁旋转并上下位移的搅拌盘,以及固定旋转的搅拌桨。
[0007]优选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
[0008]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腿,且箱体放置在罐体的顶部;
[0009]总管,所述总管贯穿在箱体一侧,且贯通连接有若干分管,所述总管和分管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口;
[0010]水泵,所述水泵位于箱体内部,且输入端与总管另一端连接;
[0011]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泵输出端,且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另一端贯穿箱体底部与罐体顶部的入料口贯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0013]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罐体顶部中心处,且输出端朝向罐体顶部,所述电机外部设有保护罩;
[0014]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垂直设置在罐体内部,且顶部一端贯穿罐体顶部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
[0015]搅拌盘,所述搅拌盘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表面;
[0016]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底部一端。
[0017]优选的,所述搅拌盘包括:
[0018]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为圆柱形且开设有贯穿顶部至底部的螺纹槽,并通过螺纹槽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9]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环形阵列固定在旋转块外侧,且另一端固定有卡接块;
[0020]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为环形,且通过内壁与固定板的卡接块固定。
[0021]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
[0022]固定块,所述为圆柱形,且通过顶部与螺纹杆底部一端固定连接;
[0023]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环形阵列固定在固定块的外侧。
[0024]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处贯通连接有带有阀门的出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撑腿。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复配装置可以通过设置的流量计进行监测配比,防止比例出现错误,且设置的搅拌机构分为搅拌盘和搅拌桨,其中搅拌盘可以贴合内壁旋转并上下位移,均匀的搅拌任何液位,还可以防止菌液挂壁,造成浪费,且设置的搅拌桨位于底部,可以均匀搅拌沉积的物料。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入料机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罐体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搅拌盘示意图;
[0030]其中:1、罐体;2、入料口;3、入料机构;4、箱体;5、总管;6、分管;7、连接口;8、水泵;9、流量计;10、输送管;11、第二支撑腿;12、搅拌机构;13、保护罩;14、电机;15、螺纹杆;16、搅拌盘;17、旋转块;18、螺纹槽;19、固定板;20、卡接块;21、硅胶圈;22、搅拌桨;23、固定块;24、固定杆;25、出料口;26、出料管;27、第一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为圆柱形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且通过入料口2贯通连接有入料机构3,所述罐体1设有位于顶部和内部的搅拌机构12,所述搅拌机构12包括贴合罐体1内壁旋转并上下位移的搅拌盘16,以及固定旋转的搅拌桨22。
[00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入料机构3包括:
[0035]箱体4,所述箱体4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腿11,且箱体4放置在罐体1的顶部;
[0036]总管5,所述总管5贯穿在箱体4一侧,且贯通连接有若干分管6,所述总管5和分管6位于箱体4外部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口7;
[0037]水泵8,所述水泵8位于箱体4内部,且输入端与总管5另一端连接;
[0038]流量计9,所述流量计9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泵8输出端,且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10,所述输送管10另一端贯穿箱体4底部与罐体1顶部的入料口2贯通连接;
[0039]其中水泵8和流量计9可以电性连接控制系统,用来控制配比,连接口7用来连接各种菌液输送的管道。
[004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12包括:
[0041]电机14,所述电机14设置在罐体1顶部中心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为圆柱形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且通过入料口(2)贯通连接有入料机构(3),所述罐体(1)设有位于顶部和内部的搅拌机构(12),所述搅拌机构(12)包括贴合罐体(1)内壁旋转并上下位移的搅拌盘(16),以及固定旋转的搅拌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机构(3)包括:箱体(4),所述箱体(4)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腿(11),且箱体(4)放置在罐体(1)的顶部;总管(5),所述总管(5)贯穿在箱体(4)一侧,且贯通连接有若干分管(6),所述总管(5)和分管(6)位于箱体(4)外部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口(7);水泵(8),所述水泵(8)位于箱体(4)内部,且输入端与总管(5)另一端连接;流量计(9),所述流量计(9)一端贯通连接在水泵(8)输出端,且另一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10),所述输送管(10)另一端贯穿箱体(4)底部与罐体(1)顶部的入料口(2)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2)包括:电机(14),所述电机(14)设置在罐体(1)顶部中心处,且输出端朝向罐体(1)顶部,所述电机(14)外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牛世伟王娜张鑫王海卫李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瑞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