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22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包括相机壳体、设置在相机壳体内的三代像管、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耦合光锥、CMOS传感器和显示装置;所述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套设在三代像管外侧,耦合光锥和CMOS传感器依次设置在三代像管出光光路上,CMOS传感器与显示装置电连接。该数字微光相机通过环形自动增益高压检测像管光电流强度调节三代像管高低电平占空比,实现低照度环境及照度变化场景的目标获取问题,并实现结构紧凑、整机重量轻。整机重量轻。整机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微光相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

技术介绍

[0002]微光指在低照度环境下微弱的光能量低到不能引起人眼或图像传感器响应的光。微光成像技术,通过光

电子信息的转换、增强、处理、显示等物理过程来实现增强图像显示,以满足在夜晚或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目标影像获取。
[0003]其中,基于第三代像增强器(GaAs光阴极)的微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10
‑4~10
‑5lux照明下的目标探测,极大弥补了人眼或图像传感器在微光环境中灵敏度低、分辨率低和颜色辨识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在生物成像、激光雷达、夜视成像等领域都得到重要应用。在头盔微光夜视领域,微光相机需要实现结构紧凑、重量轻,在低照度环境及照度变化场景的目标获取,同时还需要适应未来与AR、红外等技术进行多数字图像融合。
[0004]现有的微光夜视技术大多基于人眼目视探测,难以进行图像的存储。低照度CMOS微光相机,最低工作照度在10
‑3lux难以满足无月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壳体(9)、设置在相机壳体(9)内的三代像管(1)、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2)、耦合光锥(3)、CMOS传感器(4)和显示装置(5);所述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2)套设在三代像管(1)外侧,耦合光锥(3)和CMOS传感器(4)依次设置在三代像管(1)出光光路上,CMOS传感器(4)与显示装置(5)电连接;所述三代像管(1)用于将输入的微光信号增益、放大;所述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2)用于向三代像管(1)供电,通过对三代像管(1)脉冲电压的触发占空比调节,实现对不同环境照度下的待测目标进行自动反馈的增益调节;所述耦合光锥(3)为中继成像系统,用于将经三代像管(1)放大后的光信号耦合至CMOS传感器(4)的感光面上;所述CMOS传感器(4)用于采集接收到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其自身的读出电路形成数字化图像;所述读出电路用于将CMOS传感器(4)的电信号转换成8bits数字信号;所述显示装置(5)用于显示CMOS传感器(4)形成的数字化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壳体(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圆柱状,第一壳体的端部设置有C口接环(6);所述第二壳体为四棱柱状,第二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盖板(10);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像管管壳(7)和高压固定环(8);所述三代像管(1)和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2)设置在像管管壳(7)内,高压固定环(8)用于固定环形自动增益高压电源(2);所述耦合光锥(3)、CMOS传感器(4)和显示装置(5)位于第二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代像管的小型化数字微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代像管(1)包括依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贞朱香平韦永林黄诚赵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