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包括推入管,所述推入管上端设有第一注射孔,所述推入管下方设有护罩,所述推入管在护罩下方固定设有推把,所述推入管内部设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上端外侧设有第二注射孔,所述注射管内部设有推柱,所述推柱底部固定设有挡台,所述挡台下方固定设有握把,设置两个刻度线标记,可以更精确的显示推把推进量和给药量,使药物能够精准的注射在发病处,推把便于医务人员更好的控制推药器,通过拨台实现第一注射孔与第二注射孔的对齐和分开,可以在推进时防止排泄物进入药腔,给药时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理,能够实现精准给药,推入省力的效果。入省力的效果。入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
技术介绍
[0002]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
‑
12cm之间。
[0003]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中医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公开号:CN216022636U),包括推药管与定位管,推药管与定位管的一端相互连接,定位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装药管头,装药管头远离定位管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给药孔,给药孔均匀分布于弹头状结构上。该技术在推进肛门过程中会使肛门内的排泄物进入到药腔内,在注射完成后不能方便的处理,且依靠手持柄推进会使推进过程较为费力,在推进时不能有效判断推进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困难,提供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包括推入管,所述的推入管上端设有第一注射孔,所述的推入管下方设有护罩,所述的推入管在护罩下方固定设有推把,所述的推入管内部设有注射管,所述的注射管上端外侧设有第二注射孔,所述的注射管内部设有推柱,所述的推柱底部固定设有挡台,所述的挡台下方固定设有握把。
[0006]作为改进:所述的推入管与注射管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推入管与注射管转动配合,所述的注射管底部外侧设有拨台,所述的拨台穿过推入管底部凹槽。<br/>[0007]作为改进:所述的推入管外侧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的推柱上设有第二刻度线,第一刻度线指示推入管进入肛门的距离,第二刻度线指示给药量。
[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推柱顶部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注射管内壁滑动配合。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推入管和注射管顶部均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均做圆角处理,可以更好的推进,而且防止对直肠的损伤。
[0010]作为改进:所述的护罩为透明柔性材质,所述的护罩套接在推入管外壁上,防止排泄物蹭到无菌手套上,便于医生操作。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置两个刻度线标记,可以更精确的显示推把推进量和给药量,使药物能够精准的注射在发病处,推把便于医务人员更好的控制推药器,通过拨台实现第一注射孔与第二注射孔的对齐和分开,可以在推进时防止排泄物进入药腔,给药时操作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理,能够实现精准给药,推入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局部的剖视图。
[0015]如图所示:1、推入管;2、第一注射孔;3、注射管;4、推柱;5、挡台;6、握把;7、推把;8、护罩;9、第一刻度线;10、第二刻度线;11、活塞;12、拨台;13、第二注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包括推入管1,所述的推入管1上端设有第一注射孔2,所述的推入管1下方设有护罩8,所述的护罩8为透明柔性材质,所述的护罩8套接在推入管1外壁上,所述的推入管1在护罩8下方固定设有推把7,所述的推入管1内部设有注射管3,所述的注射管3内部设有推柱4,所述的推柱4底部固定设有挡台5,所述的挡台5下方固定设有握把6,所述的推入管1外侧设有第一刻度线9,所述的推柱4上设有第二刻度线10。
[0018]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的推入管1与注射管3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推入管1与注射管3转动配合,所述的注射管3上端外侧设有第二注射孔13,所述的推柱4顶部设有活塞11,所述的活塞11与注射管3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的推入管1和注射管3顶部均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注射孔2和第二注射孔13均做圆角处理。
[0019]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注射管3底部外侧设有拨台12,所述的拨台12穿过推入管1底部凹槽,所述的推入管1底部凹槽两侧对拨台12起限位作用。
[00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注射管竖直放置,将药液或药膏注射到注射管内,将注射管插入到推入管中,通过拨台调整使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分开,握住推把向肛门推进,通过第一刻度线判断推入距离,到达合适位置后,拨动拨台使注射管在推入管内转动,使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对齐,推动握把进行药物注射,通过第二刻度线判断给药量,注射完成后,拨动拨台复位,拉动推把使推药器拔出来,通过拨台将注射管从推入管中抽出,进行清洗消毒。
[0021]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包括推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入管(1)上端设有第一注射孔(2),所述的推入管(1)下方设有护罩(8),所述的推入管(1)在护罩(8)下方固定设有推把(7),所述的推入管(1)内部设有注射管(3),所述的注射管(3)上端外侧设有第二注射孔(13),所述的注射管(3)内部设有推柱(4),所述的推柱(4)底部固定设有挡台(5),所述的挡台(5)下方固定设有握把(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入管(1)与注射管(3)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推入管(1)与注射管(3)转动配合,所述的注射管(3)底部外侧设有拨台(12),所述的拨台(12)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