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流炉用过滤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壳体内并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腔体,相邻腔体的首尾联通,所述壳体的进口端与首个腔体的进口共轴,所述壳体的出口端与末端腔体的出口端共轴;过滤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中层叠设置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金属过滤网进行层叠式的设置,气体流经时,起到层层过滤,同时设置有多个并列式的腔体,延长了流通的途径,间接的增强过滤效果,过滤网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一次性过滤棉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过滤成本,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流炉用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回流炉用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回流炉也就是回流焊炉,是电子科技工业针对PCB进行SMT贴片制程所需要的一种设备。通过重新熔化预先分配到印制板焊盘上的膏状软钎焊料,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回流炉通过强迫对流热风回流即通过气流循环,在元件的表面,以相对较低的温度而产生高效的热传递,同时使小型元件避免过热,避免由于单面受热引起PCB变形,PCB上大量的焊点相对均匀地受热,从而实现回流焊接。
[0003]现有的回流炉过滤系统通常采用在过滤盒中放置多层的过滤棉,气体流过海绵时,通过海绵上的多孔结构进行过滤。但是过滤一段时间后,所有的杂质会堆积在过滤棉上形成杂质垢,由于海绵不能重复使用,需要更换新的海绵。一台设备上每年的过滤棉使用成本高达1万元,对于大型生产企业而言,通常会有多台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流炉用过滤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过滤,同时也能重复性利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回流炉用过滤系统,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壳体内并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腔体,相邻腔体的首尾联通,所述壳体的进口端与首个腔体的进口共轴,所述壳体的出口端与末端腔体的出口端共轴;
[0008]过滤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中层叠设置有过滤网。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过滤模块的数量与所述过滤腔体数量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为金属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1mm
×
1mm。
[0012]优选地,所述腔体设置有6个。
[0013]优选地,相邻的过滤网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4]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金属过滤网进行层叠式的设置,气体流经时,起到层层过滤,同时设置有多个并列式的腔体,延长了流通的途径,间接的增强过滤效果,过滤网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一次性过滤棉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过滤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内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气流经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结合图1
‑
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回流炉用过滤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有进口11及出口12,所述壳体1内并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腔体,相邻腔体的首尾联通,即,壳体1内通过交错设置的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多个并列的腔体。所述壳体1的进口端11与首个腔体的进口共轴,所述壳体1的出口端与末端腔体的出口端共轴。
[002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具体的,所述过滤组件为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过滤模块2,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一过滤模块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腔体设置有6个,相应的,所述的过滤模块2设置有6个。
[0022]所述过滤模块2中层叠设置有过滤网21,相邻的过滤网21之间设置有间隙。一个过滤模块2中设置有至少6层以上的过滤网,本技术中的过滤网21为金属式的细密过滤网,为了满足过滤使用的场景,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1mm
×
1mm。所述过滤网2的层数设置为10层,当过滤网层数过多,会导致气流经过滤网时受到阻力变大,不利于气流的流通。若过滤网层数过少,过滤效率也会相应的降低。多层过滤网可以采用一整条长条形的过滤网直接层叠构成,也可以采用单层的过滤网层层覆盖的形式。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0023]为了延长气流的流经途径,增强过滤效果,所述壳体1的出口12与所述壳体的进口11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侧。
[0024]过滤时,气体从壳体1的进口11进入与所述进口共轴的过滤模块2的进口端21,层层流经过滤模块2的出口端23再进入到相邻腔体的过滤模块2中,整个流经途经呈蜿蜒的曲线形式,最终从壳体的出口12流出。细密的过滤网孔将对粒径小于过滤网孔径的杂质进行拦截。
[0025]进一步的,过滤模块中过滤网的孔径可以采用层层递进式,即最接近壳体入口端的网径越大,越远离壳体入口端的网径越小。从而达到层层过滤的目的。
[0026]本技术中的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阻焊剂会随着气流被留存在过滤网上,此时可以将过滤网放置在超声波设备中使用超声波清洁,清洁后使用气枪对准过滤网吹,从而确保网孔中没有助焊剂晶体残留。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的过滤网可以进行重复使用,对企业而言,将大大节约过滤成本,从而间接的节约SMT工艺的成本。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回流炉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壳体内并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腔体,相邻腔体的首尾联通,所述壳体的进口端与首个腔体的进口共轴,所述壳体的出口端与末端腔体的出口端共轴;过滤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中层叠设置有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炉用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