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08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该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的前片沿对称线设有门襟;门襟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位于人体锁骨下静脉的区域,开口下方设有置管固定件,置管固定件与背心本体表面可拆卸连接,置管固定件上以及置管固定件下方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公按扣;门襟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和多个母按扣,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和蜂鸣报警器,电源分别与蜂鸣报警器、公按扣和母按扣电连接,蜂鸣报警器分别与每组公按扣和母按扣并联,且蜂鸣报警器与电源之间连接有电阻。该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可以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相比胶布固定舒适度更好。相比胶布固定舒适度更好。相比胶布固定舒适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

技术介绍

[0002]锁骨下静脉置管属于深静脉的置管,置入的导管管头处于上腔静脉,在右心房入口处,其主要目的是迅速开通静脉通路,便于短时间内需大量输液或输血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进行肾衰透析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大剂量化疗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等。
[0003]目前,临床锁骨下静脉置管一般采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将导管固定于患者的胸壁,对于一些过敏性皮肤的患者,长时间贴胶布后,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而且胶布的透气性较差,天气热时造成患者不舒适;另外,临床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机能减退,多病共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置管期间会不自觉地拉扯管路甚至将管路拔除,临床上称之为非计划性拔管,影响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可以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相比胶布固定舒适度更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的前片沿对称线设有门襟;门襟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位于人体锁骨下静脉的区域且用于供置管穿出,开口下方设有置管固定件,置管固定件与背心本体表面可拆卸连接,置管固定件上以及置管固定件下方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公按扣;门襟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和多个与公按扣相互扣接的母按扣,母按扣沿门襟边缘设置,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和蜂鸣报警器,电源分别与蜂鸣报警器、公按扣和母按扣电连接,蜂鸣报警器分别与每组公按扣和母按扣并联,且蜂鸣报警器与电源之间连接有电阻。
[0007]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管固定件包括第一粘贴带、粘贴片和第二粘贴带,第一粘贴带横向设置且背面通过魔术贴粘贴于背心本体表面,第一粘贴带远离门襟的一端与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公按扣设于第一粘贴带的另一端,粘贴片位于第一粘贴带下方,粘贴片为矩形片体且背面边缘通过魔术贴粘贴于背心本体表面,粘贴片远离门襟的一侧与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二粘贴带一体连接,第二粘贴带也通过魔术贴粘贴于背心本体表面,公按扣设于第二粘贴带上。
[000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贴片下方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带,公按扣设于连接带上。
[0009]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上方连接有可下垂遮住开口的挡帘。
[0010]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按扣和母按扣的材质为铜。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12]1、背心本体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位于人体锁骨下静脉的区域,开口用于供置管穿出,置管穿出后,再通过开口下方的置管固定件进行固定,相比于胶布固定的方式,背心本体不与皮肤粘贴,透气性和舒适性更好,可减少皮肤过敏的情况。
[0013]2、背心本体的门襟的一侧设有置管固定件,置管固定件上以及置管固定件下方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公按扣,门襟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公按扣相互扣接的母按扣,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和蜂鸣报警器,电源分别与蜂鸣报警器、公按扣和母按扣电连接,蜂鸣报警器分别与每组公按扣和母按扣并联,当公按扣和母按扣分离时,电源电路连通,蜂鸣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陪护人员和患者,减少非计划性拔管。
[0014]3、公按扣设置于置管固定件上以及置管固定件下方,公按扣和母按扣相互扣接时,背心固定在患者身上,置管固定件对留置管进行保护;而一旦公按扣和母按扣分离,即背心被拆分,留置管即有受到拉扯和拔除的危险,报警装置可预防这些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5]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实施例的患者身上的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实施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为:1、背心本体;11、门襟;2、开口;21、挡帘;3、置管固定件;31、第一粘贴带;32、粘贴片;321、固定槽;33、第二粘贴带;4、公按扣;5、母按扣;6、蜂鸣报警器;7、魔术贴;8、连接带;9、口袋;10、纱布包扎的置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知道的是,本技术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并将本技术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1]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本体1,背心本体1为弹力透气面料,背心本体1可设置多种尺码。背心本体1的前片沿对称线设有门襟11;门襟11的一侧设有开口2,开口2位于人体锁骨下静脉的区域且用于供置管穿出,开口2下方设有置管固定件3,置管固定件3与背心本体1表面可拆卸连接,置管固定件3上以及置管固定件3下方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公按扣4;门襟11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和多个与公按扣4相互扣接的母按扣5,母按扣5沿门襟11边缘设置。
[0023]其中,公按扣4和母按扣5的材质采用电阻忽略不计的铜。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和蜂
鸣报警器6,背心本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蜂鸣报警器6的口袋9,电源分别与蜂鸣报警器6、公按扣4和母按扣5电连接,蜂鸣报警器6分别与每组公按扣4和母按扣5并联,且蜂鸣报警器6与电源之间连接有电阻,蜂鸣报警器6可采用SFB

55型号蜂鸣器,并且电连接的导线合理分布在背心本体1上和置管固定件3上且做防水密封措施。由于蜂鸣报警器6分别与每组公按扣4和母按扣5并联,当公按扣4和母按扣5扣合时,电源电路短路,当公按扣4和母按扣5拆分时,电源电路接通,使得蜂鸣报警器6与电源连接,蜂鸣报警器6工作发出蜂鸣警报,提醒陪护人员和患者,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当阻止拆除背心本体1后,通过蜂鸣报警器6的复原插头,使蜂鸣报警器6停止工作。
[0024]其中,置管固定件3包括第一粘贴带31、粘贴片32和第二粘贴带33,第一粘贴带31横向设置且背面通过魔术贴7粘贴于背心本体1表面,第一粘贴带31远离门襟11的一端与背心本体1固定连接,公按扣4设于第一粘贴带31的另一端,粘贴片32位于第一粘贴带31下方,粘贴片32为矩形片体且背面边缘通过魔术贴7粘贴于背心本体1表面,粘贴片32远离门襟11的一侧与背心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1);所述背心本体(1)的前片沿对称线设有门襟(11);门襟(11)的一侧设有开口(2),开口(2)位于人体锁骨下静脉的区域且用于供置管穿出,开口(2)下方设有置管固定件(3),置管固定件(3)与背心本体(1)表面可拆卸连接,置管固定件(3)上以及置管固定件(3)下方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公按扣(4);门襟(11)的另一侧设有报警装置和多个与公按扣(4)相互扣接的母按扣(5),母按扣(5)沿门襟(11)边缘设置,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和蜂鸣报警器(6),电源分别与蜂鸣报警器(6)、公按扣(4)和母按扣(5)电连接,蜂鸣报警器(6)分别与每组公按扣(4)和母按扣(5)并联,且蜂鸣报警器(6)与电源之间连接有电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骨下静脉置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管固定件(3)包括第一粘贴带(31)、粘贴片(32)和第二粘贴带(33),第一粘贴带(31)横向设置且背面通过魔术贴(7)粘贴于背心本体(1)表面,第一粘贴带(31)远离门襟(11)的一端与背心本体(1)固定连接,公按扣(4)设于第一粘贴带(31)的另一端,粘贴片(32)位于第一粘贴带(31)下方,粘贴片(32)为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燕罗元彩谢萧萧卢丽华黎心灵吴进兰刘茂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