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98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一电机的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供滑动板活动的导向槽,所述滑动板的前端表面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的外部,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开设有供调节板活动活动槽,所述滑动板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电动推杆与调节板进行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滑动板、调节板和电动推杆,能够十分方便地根据患者的腿长来调节放置板的位置,从而使患者治疗时更加舒适。从而使患者治疗时更加舒适。从而使患者治疗时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所致的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外周血管病变可并发足部感染、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的原因,40%到80%的非外伤性截肢患者都来自于糖尿病足,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到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
[0003]对比公开号CN209916418U,其包括座椅、壳体、第一电机、旋转轴、凸轮、滑轨、滑块、第二电机、丝杠、支架、弹簧、压板、滑杆,该糖尿病患者用足部护理椅,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患者的足底进行往复的挤压式按摩处理,以此促进患者足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患者的新陈代谢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足部的护理效果。上述方案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按摩,但当需要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清理,由于对糖尿病足的伤口的清理较为复杂,同时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处理,从而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医护人员常常需要不断调节患者的足部位置

较为繁琐,从而使医护人员极易疲惫,同时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足部一直悬在空中进行冲洗,时间长了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该装置解决了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清理,由于对糖尿病足的伤口的清理较为复杂,同时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处理,从而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医护人员常常需要不断调节患者的足部,从而使医护人员极易疲惫,同时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足部一直悬在空中进行冲洗,时间长了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一电机的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调节箱的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板,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供滑动板活动的导向槽,所述滑动板的前端表面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开设有供调节板活动的活动槽,所述滑动板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电动推杆与调节板进行铰接。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铰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对称铰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支撑柱的外部进行铰接,所述放置板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护垫。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坐垫,所述座椅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器,多个所述减震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二电机的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内部顶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供升降块活动的导向槽,所述升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底部通过电磁阀连通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有加热丝。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伸缩端与限位块进行卡接,所述伸缩板伸缩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滑动板、调节板和电动推杆,当患者坐在座椅本体上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腿部长度来调节放置板的位置,此时第一电机开始运行,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滑动板在第一螺纹杆上进行移动,带动电动推杆和调节板同步移动,调节板再带动放置板同步移动,当移动到患者最舒适的位置时,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放置板内,此时即可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冲洗,当需要调节放置板的高度时,电动推杆开始运行,带动调节板进行上升或下降,调节板再带动放置板进行上升或下降,此时即可对患者的足部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升降块、储液箱、电磁阀、鹅颈管和喷头,当患者已经在座椅本体上坐好了之后,即可开始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冲洗治疗,可以根据患者足部位置的高度来调节喷头的位置,此时第二电机开始运行,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升降块在第二螺纹杆上进行上升或下降,带动储液箱同步移动,储液箱带动喷头同步移动,当喷头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电磁阀打开,此时冲洗液通过鹅颈管流入喷头内,再通过喷头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冲洗,可以对鹅颈管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最合适的冲洗角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放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放置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放置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座椅本体;2、坐垫;3、减震器;4、把手;5、调节箱;6、第一电机;7、第一螺纹杆;8、滑动板;9、安装块;10、电动推杆;11、调节板;12、支撑柱;13、伸缩杆;14、放置板;15、保护垫;16、收集箱;17、伸缩板;18、第二电机;19、连接板;20、第二螺纹杆;21、升降块;22、储液箱;23、加热丝;24、电磁阀;25、鹅颈管;26、喷头;27、挡块;28、限位块;29、L形板;30、卡接块;31、放置箱;32、转动柱;3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1]实施例一
[0022]根据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5,所述调节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一电机6的机箱,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另一端与调节箱5的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板8,所述调节箱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供滑动板8活动的导向槽,所述滑动板8的前端表面铰接有调节板11,所述调节板11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5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调节箱5的一侧开设有供调节板11活动的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5),所述调节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一电机(6)的机箱,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另一端与调节箱(5)的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板(8),所述调节箱(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供滑动板(8)活动的导向槽,所述滑动板(8)的前端表面铰接有调节板(11),所述调节板(11)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箱(5)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调节箱(5)的一侧开设有供调节板(11)活动的活动槽,所述滑动板(8)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通过电动推杆(10)与调节板(11)进行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的顶端铰接有放置板(14),所述放置板(14)的底部对称铰接有伸缩杆(13),两个所述伸缩杆(13)的另一端均与支撑柱(12)的外部进行铰接,所述放置板(14)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护垫(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部创面处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坐垫(2),所述座椅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俱彩玲俱彩欣王麦刘美戴卓娄芳君冯怡高红然杜茜倩李娟郭依依何亚非王薇岳书霞王曼梁裴范国洽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