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96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喷药装置。其包括瓶身,瓶身顶部设置有按压泵头,按压泵头一侧外壁设置有出雾喷头,按压泵头和出雾喷头组成T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组成T形结构的按压泵头和出雾喷头,在按压泵头内设置有转动件,从而带动出雾喷头外围的连接柱转动,而连接柱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按摩件,从而在转动打开按摩件后通过往下按压泵头将药物从出雾喷头喷向伤处,再转动关上按摩件打开转动件的开关,通过按摩件对喷药处进行轻柔的按摩,从而帮助药物从皮肤表层更快速的达到肌底,帮助药物更好的吸收,同时可以避免用手揉搓时将药物中的成分带走,并且可以避免手接触刺鼻的药物一时难以消除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药器是指利用空吸作用将液体药物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出来的器具。
[0003]在用于骨科的骨伤护理中,常需要外用药物以助于缓解伤处疼痛,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液体药剂目前已基本采用喷剂的形式,但为了使药物更好的被吸收,在对伤处喷洒药剂之后,常需要对喷洒药剂处进行轻柔按摩,辅助药液吸收,但现有的喷剂瓶缺少按摩结构,所以需要患者或家属手动按摩,不仅会造成药剂的浪费,而且有些药剂味道难闻,容易使人产生不适感,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喷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喷药装置,包括瓶身,所述瓶身顶部设置有按压泵头,所述按压泵头一侧外壁设置有出雾喷头,所述按压泵头和出雾喷头组成T形结构,所述按压泵头内部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远离出雾喷头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电机腔,所述出雾喷头外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和长槽连通,所述电机腔内固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输出端固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底部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转动设置于长槽内,所述从动轮一侧固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连接柱转动设置于环形槽中,所述连接柱远离按压泵头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按摩件。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件包括圆盖,所述圆盖远离按压泵头的一侧环形阵列有紧密的按摩凸块。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盖远离铰链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圆盖靠近按压泵头的一侧,所述连接柱远离铰链的一侧外壁固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和卡槽插接配合。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盖远离铰链的一端固设有受力块。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件为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用于带动主动轮转动。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盖靠近按压泵头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多个所述按摩凸块均开设有贯穿的出药孔,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按压泵头的一侧固设有连通柱,所述连通柱开设有贯穿的进药孔。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顶部外围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按压泵头底部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瓶身与按压泵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该喷药装置中,通过设置组成T形结构的按压泵头和出雾喷头,在按压泵头内设置
有转动件,从而带动出雾喷头外围的连接柱转动,而连接柱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按摩件,从而在转动打开按摩件后通过往下按压泵头将药物从出雾喷头喷向伤处,再转动关上按摩件打开转动件的开关,通过按摩件对喷药处进行轻柔的按摩,从而帮助药物从皮肤表层更快速的达到肌底,帮助药物更好的吸收,同时可以避免用手揉搓时将药物中的成分带走,并且可以避免手接触刺鼻的药物一时难以消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瓶身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一;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其一;
[0018]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其二;
[0019]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二;
[0020]图7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2]100、瓶身;110、按压泵头;111、电机腔;112、长槽;113、环形槽;114、电动马达;115、主动轮;116、从动轮;117、连接柱;118、铰链;119、卡扣;120、出雾喷头;130、圆盖;131、卡槽;132、受力;133、按摩凸块;134、螺纹槽;135、固定块;136、连通柱;137、进药孔;140、外螺纹;141、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喷药装置,包括瓶身100,瓶身100顶部设置有按压泵头110,按压泵头110一侧外壁设置有出雾喷头120,按压泵头110和出雾喷头120组成T形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往下按压按压泵头110,从而药物从出雾喷头120喷出,按压泵头110内部开设有长槽112,长槽112远离出雾喷头120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电机腔111,出雾喷头120外围开设有环形槽113,环形槽113和长槽112连通,电机腔111内固设有转动件,转动件输出端固设有主动轮115,主动轮115底部啮合有从动轮116,主动轮115和从动轮116均转动设置于长槽112内,从动轮116一侧固设有连接柱117,连接柱117为圆环形结构,连接柱117转动设置于环形槽113中,其主要目的在于:当转动件工作时,带动主动轮115转动,而主动轮115和从动轮116啮合,所以从动轮116转动,从动轮116转动带动连接柱117转动,连接柱117远离按压泵头110的一侧通过铰链118连接有按摩件,其主要目的在于:当需要向患处喷洒药物的时候,先转动打开按摩件,药物喷洒后,再转动关上按摩件,打开转动件使连接柱117带动按摩件转动,从而对患处进行按摩助药物吸收。
[0025]工作原理:
[0026]使用时,先将按摩件往铰链118一端转动,使出雾喷头120暴露出来,然后将出雾喷
头120对准患处,往下按压按压泵头110,此时出雾喷头120往患处喷出药物,喷出药物足量后,转动按摩件使按摩件恢复原状,然后打开转动件的开关,转动件开始工作带动主动轮115转动,主动轮115带动从动轮116转动,从而连接柱117,连接柱117转动带动按摩件转动,将按摩件轻贴患处,对患处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药物吸收即可。
[0027]在上述中用于按摩患处的按摩件,该按摩件包括圆盖130,圆盖130远离按压泵头110的一侧环形阵列有紧密的按摩凸块133,从而按摩凸块133轻贴患处进行按摩。
[0028]同时为了进一步将按摩件与连接柱117进行固定,故圆盖130远离铰链118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31,卡槽131位于圆盖130靠近按压泵头110的一侧,连接柱117远离铰链118的一侧外壁固设有卡扣119,卡扣119和卡槽131插接配合,从而在按摩时将按摩件转动至卡扣119与卡槽131插接,对按摩件与连接柱117之间的连接进一步达到稳固的效果。
[0029]当卡扣119与卡槽131插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100),所述瓶身(100)顶部设置有按压泵头(110),所述按压泵头(110)一侧外壁设置有出雾喷头(120),所述按压泵头(110)和出雾喷头(120)组成T形结构,所述按压泵头(110)内部开设有长槽(112),所述长槽(112)远离出雾喷头(120)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电机腔(111),所述出雾喷头(120)外围开设有环形槽(113),所述环形槽(113)和长槽(112)连通,所述电机腔(111)内固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输出端固设有主动轮(115),所述主动轮(115)底部啮合有从动轮(116),所述主动轮(115)和从动轮(116)均转动设置于长槽(112)内,所述从动轮(116)一侧固设有连接柱(117),所述连接柱(117)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连接柱(117)转动设置于环形槽(113)中,所述连接柱(117)远离按压泵头(110)的一侧通过铰链(118)连接有按摩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件包括圆盖(130),所述圆盖(130)远离按压泵头(110)的一侧环形阵列有紧密的按摩凸块(1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盖(130)远离铰链(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慈孙昕晨丁鸣鹤杨海艳商之涵路艳慧尹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