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84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具有第一凹槽;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面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底面;所述第二凹槽适于放置旋钮手柄;所述连接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相同,靠近所述连接件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所述连接件适于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以将所述旋钮手柄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述旋钮帽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旋钮手柄,提高了旋钮帽的通用性。提高了旋钮帽的通用性。提高了旋钮帽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帽


[0001]本技术涉及旋钮
,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帽。

技术介绍

[0002]旋钮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包括旋钮帽和旋钮手柄,旋钮帽的边缘一般刻有一个或一系列标识,旋钮帽插接在旋钮手柄上,通过旋转旋钮帽以带动旋钮手柄同步动作,进而控制设备的启闭或者开启程度。
[0003]目前,旋钮帽大多根据旋钮手柄形状定制,旋钮手柄的形状包括梅花型、D型、方形或一字型等各种形状,旋钮手柄的形状不同,则所适配的旋钮帽不同,一个旋钮帽不能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旋钮手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旋钮帽的通用性。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帽,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面具有第一凹槽;连接件,连接件的底面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壁具有开口,开口延伸至连接件的底面;第二凹槽适于放置旋钮手柄;连接件适于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相同,靠近连接件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连接件适于与外壳过盈配合,以将旋钮手柄固定在第二凹槽内。
[0006]可选的,旋钮帽具有未连接旋钮手柄的自由状态和连接旋钮手柄的锁紧状态;自由状态时,第二凹槽呈柱形,第二凹槽的内径等于旋钮手柄的最大外径,锁紧状态时,连接件位于第一凹槽内。
[0007]可选的,第一凹槽呈柱形;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段和与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远离连接件的底面,第二连接段靠近连接件的底面,第一连接段的外径与第一凹槽的内径相同;第二连接段朝向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的外径与第一连接段的外径相同;自由状态时,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凹槽外侧;且沿着远离第一连接段的方向,第二连接段的外径逐渐增大;锁紧状态时,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凹槽内。
[0008]可选的,自由状态时,第二连接段背离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的外径与第一连接段的外径之差为1mm

5mm。
[0009]可选的,开口的数量为2个

8个。
[0010]可选的,开口均匀分布在第二凹槽的槽壁上。
[0011]可选的,在垂直于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上,一个开口的宽度范围为1mm

3mm。
[0012]可选的,旋钮帽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具有第一紧固段和与第一紧固段连接的第二紧固段,第二紧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紧固段的直径,且第二紧固段的外壁具有外螺纹;外壳的顶面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第二子通孔连通第一子通孔和第一凹槽,第一子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第一紧固段的最大尺寸,第二子通孔的内径等于第二紧固段的直径,第一紧固段适于位于第一子通孔中;连接件
的顶面具有内螺纹,第二紧固段适于穿过第一通孔与连接件螺纹连接。
[0013]可选的,旋钮帽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具有第一紧固段和与第一紧固段连接的第二紧固段,第二紧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紧固段的直径,且第二紧固段的外壁具有外螺纹;外壳的顶面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凹槽连通,第二通孔的内径等于第二紧固段的直径,第一紧固段适于位于外壳的顶面;连接件的顶面具有内螺纹,第二紧固段适于穿过第二通孔与连接件螺纹连接。
[0014]可选的,外壳还包括延伸段,延伸段位于外壳的底面,延伸段具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凹槽同轴连通,第三通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连接件的最大直径,延伸段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接段的长度;自由状态时,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三通孔内。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旋钮帽中,连接件适于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且靠近连接件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连接件适于与外壳过盈配合,而连接件中第二凹槽槽壁上开口的存在使得在过盈配合时,靠近连接件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连接件发生形变,从而缩小了该部分的第二凹槽的内径,使得位于第二凹槽内的旋钮手柄被夹紧,从而固定在旋钮帽中,旋转旋钮帽即可带动旋钮手柄旋转。由此可见,只需保证在连接件与外壳发生过盈配合时,旋转手柄被连接件夹紧,即可实现旋转手柄与旋钮帽的固定连接,这降低了对旋钮手柄的形状要求,因此,上述旋钮帽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旋钮手柄,提高了旋钮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帽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剖面图;
[0019]图2为图1中的旋钮帽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剖面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外壳的剖面图;
[0021]图4为图1中的连接件的剖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旋钮帽的爆炸图;
[0023]图6为图5中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5中的连接件的剖面图;
[0025]图8为图5中的一种外壳的剖面图;
[0026]图9为图5中的一种旋钮帽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剖面图;
[0027]图10为图9中的旋钮帽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剖面图;
[0028]图11为图5中的另一种外壳的剖面图;
[0029]图12为图5中的一种旋钮帽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剖面图;
[0030]图13为图12中的旋钮帽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旋钮帽,如图1

图2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面具有第一凹槽11;连接件2,连接件2的底面具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的槽壁具有开口22,开口22延伸至连接件2的底面;第二凹槽21适于放置旋钮手柄;连接件2适于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且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的开口朝向相同,靠近连接件2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连接件适于与外壳1过盈配合,以将旋钮手柄固定在第二凹槽21内。
[0033]上述旋钮帽中,第二凹槽21槽壁上开口22的存在使得在过盈配合时,靠近连接件2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连接件发生形变,从而缩小了该部分的第二凹槽21的内径,使得位于第二凹槽21内的旋钮手柄被夹紧,从而固定在旋钮帽中,旋转旋钮帽即可带动旋钮手柄旋转。由此可见,只需保证在连接件2与外壳1发生过盈配合时,旋转手柄被连接件2夹紧,即可实现旋转手柄与旋钮帽的固定连接,这降低了对旋钮手柄的形状要求,因此,上述旋钮帽可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具有第一凹槽;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面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底面;所述第二凹槽适于放置旋钮手柄;所述连接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相同,靠近所述连接件的底面的部分长度的所述连接件适于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以将所述旋钮手柄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帽具有未连接所述旋钮手柄的自由状态和连接所述旋钮手柄的锁紧状态;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凹槽呈柱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等于所述旋钮手柄的最大外径,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呈柱形;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段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连接件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接段靠近所述连接件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段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相同;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侧;且沿着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逐渐增大;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之差为1mm

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数量为2个

8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信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