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烘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82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片烘烤装置,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烘干箱体;n块隔热板,n块所述的隔热板均设置于所述烘干箱体的内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块所述的隔热板将所述烘干箱体分隔出n+1个烘干腔,每个所述的烘干腔中均设置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对电池极片进行烘干,且每个所述的隔热板上均设置有供电池极片通过的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微波加热烘烤极片的方法有利于极片表面涂覆的浆料中水分的去除,由于浆料中各组分对微波的吸收率存在差异,导致极片表面所涂覆的浆料中各组分的受热温度也存在差异,这将有利于针对性的去除极片表面所涂覆浆料中含水量较高的组分,故极片烘烤时间可以大大地缩短。地缩短。地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烘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具体为一种极片烘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极片多采用鼓风干燥箱进行烘烤去除电池极片的水分。而采用鼓风干燥的方式烘烤电池极片,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电池极片水分难以去除,电池极片含水量较高,对后续电芯制作工序以及电芯性能影响较大;2.电池极片表面所受风力和温度难以控制均匀,容易出现局部干裂现象;3.涂覆于电池极片表面的浆料流变性较大,浆料中的粘结剂随着溶剂挥发而出现分布不均现象,容易导致电池极片出现削薄区和后续循环过程中电芯析锂。为此提出一种极片烘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烘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片烘烤装置,包括:烘干箱体;n块隔热板,n块所述的隔热板均设置于所述烘干箱体的内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块所述的隔热板将所述烘干箱体分隔出n+1个烘干腔,每个所述的烘干腔中均设置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对电池极片进行烘干,且每个所述的隔热板上均设置有供电池极片通过的连接口。
[0005]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烘干腔按照电池极片的前进方向依次分布,沿电池极片的前进方向多个所述的烘干腔用于逐步提升电池极片的烘干温度。
[0006]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隔热板相互平行,所述烘干箱体具有与多个所述隔热板相平行的两个侧壁,其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隔热板和第二侧壁沿电池极片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口和出料口分别与电池极片相适配。
[0007]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所述烘干腔中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8]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为1块,所述烘干腔为2个,分别为第一烘干腔和第二烘干腔,所述极片烘烤装置还包括除水结构,所述除水结构用于除去所述第一烘干腔和所述第二烘干腔内部的水蒸气。
[0009]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除水结构包括:鼓风机;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两组进气管,其中一组所述进气管用于连通所述主进气管和所述第一烘干腔,另一组所述进气管用于连通所述主进气管和所述第二烘干腔;开设于所述烘干箱体侧壁的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输出水蒸气。
[0010]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一组所述的进气管均包括至少一个分进气管,多个所述的分进气管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0011]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除水结构还包括:主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一一对应的
分出气管,每个所述分出气管的第一端均与对应的出气口相连接,每个所述分出气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出气管的第一端相连通。
[0012]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除水结构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出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
[0013]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出气管与所述主进气管的规格一致,所述分出气管与所述分进气管的规格一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极片烘烤装置,采用微波加热烘烤极片的方法有利于极片表面涂覆的浆料(电极材料)中水分的去除,由于浆料中各组分(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溶剂等)对微波的吸收率存在差异,导致极片表面所涂覆的浆料中各组分的受热温度也存在差异,这将有利于针对性的去除极片表面所涂覆浆料中含水量较高的组分,故极片烘烤时间可以大大地缩短,同时极片的含水量可以控制的更低,并且极片的损伤更低,采用该极片组装的电芯性能更好。
[0016]本技术,采用多段微波加热方式,有利于分阶段去除极片表面涂覆浆料中的水分。烘干初期较低温度可以去除极片表面涂覆浆料中的游离水,较低温度可以保证游离水的缓慢蒸发。从而抑制浆料中粘结剂的快速上浮和导电剂的分散不均匀。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游离水的快速蒸发,从而带动粘结剂和导电剂的快速上浮,造成活性材料周围的粘结剂和导电网络丧失,最终导致循环过程中电芯析锂发生。经过初期较低温度除水后,极片表面的浆料基本烘干而底层浆料仍含有少量的游离水,此时再采用较高温度以进一步去除底层浆料中的游离水,借助表面浆料的定形作用以抑制底层浆料中粘结剂和导电剂的上浮,从而保证了极片各组分的均匀分布和较低的含水量。
[0017]通过本技术装置烘干后的电池极片表面平整无异常,经过检测含水量为50ppm至500ppm,采用该极片组装的电芯循环性能良好,容量保持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电池极片生产设备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烘干箱体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烘干箱体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烘干箱体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2]图中,1、电池极片;2、涂布机;3、进料滚轮;4、烘干箱体;42、隔热板;43、第一烘干腔;44、第二烘干腔;45、进料口;46、出料口;47、连接口;48、微波发生器;49、温度传感器;5、出料滚轮;6、收卷机;71、主进气管;72、分进气管;81、主出气管;82、分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6]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7]在了解本专利技术之前,需要清楚的是,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1的生产设备示意图。沿电池极片1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涂布机2、进料滚轮3、烘干箱体4、出料滚轮5和收卷机6。在对电池极片1生产时,首先利用涂布机2将电极材料涂覆在箔材上形成电池极片1。进一步的,被涂覆完成后的电池极片1通过进料滚轮3的稳定后,稳定的进入烘干箱体4中进行烘干。然后烘干完成的电池极片1从烘干箱体4输出,经过出料滚轮5的稳定后,进入到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体(4);n块隔热板(42),n块所述的隔热板(42)均设置于所述烘干箱体(4)的内部,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块所述的隔热板(42)将所述烘干箱体(4)分隔出n+1个烘干腔,每个所述的烘干腔中均设置有微波发生器(48),所述微波发生器(48)用于对电池极片(1)进行烘干,且每个所述的隔热板(42)上均设置有供电池极片(1)通过的连接口(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烘干腔按照电池极片(1)的前进方向依次分布,沿电池极片(1)的前进方向多个所述的烘干腔用于逐步提升电池极片(1)的烘干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隔热板(42)相互平行,所述烘干箱体(4)具有与多个所述隔热板(42)相平行的两个侧壁,其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隔热板(42)和第二侧壁沿电池极片(1)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45),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46),所述进料口(45)、连接口(47)和出料口(46)分别与电池极片(1)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烘干腔中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9)。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42)为1块,所述烘干腔为2个,分别为第一烘干腔(4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